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名著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首页

名著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需要名著的读后感和观后感,200至300字就好
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09 18:32:17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
      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
      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读后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
      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 而展开。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 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
      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
      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
      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释梦》读后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
      《释梦》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与黑》读后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
      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
      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而在这儿,我只从弗洛伊德的梦论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西游记》。 。

    苏***

    2019-04-09 18:32:17

其他答案

    2019-04-09 19:10:08
  •   “老人与海”读后感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评论,并不完全因为怯懦,更多的是一种尊敬的心理;因为作为名著其实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书写里,透出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传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说居多的原因,诗歌和评论就因为其鲜明地个性和观点,使其成为时势英雄,最后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为时间的推移成为花瓶式的摆设。
      看榕树下作者“远处飘来一朵云”的评论,“一朵云”的年轻(我只是说思想),使她/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一朵云”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写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还有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亚哥出海挑战大海的时候,那是人类都会引为自豪的象征,勇于挑战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条真正的鲨鱼面对面的挑战;一条船,一个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鲨鱼出现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鲨鱼出现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来的小小的鲨鱼,老人是人类的代表,老人眼里是条真正的鲨鱼;于是,老人抖擞精神,和鲨鱼进行着殊死搏斗,一场征服和反征服的搏斗,“大块的鱼肉”和后来的争夺,局部的胜利之后,当老人感觉胜利在握的时候,“此文来自公文网 。
      鲨鱼忽然……”,老人最后是空着双手,幸运地“凯旋”。我最初看“老人与海”之后,只感叹了一句,人最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依然还是这样的感叹,在9。11之后和之前,布什也许从来没看过他故乡的老人,给他的忠告;老人与海的挑战,进行了不屈不饶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过,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饶的制造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他,到底这世界最后谁征服谁,征服了之后做什么,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在与亲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参加过美国人的英雄思维,就是强调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开始思考征服的意义,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国在越战里的结果,海明威是越战里的老人,人类的生存意识是海,如果盲目的强调一个生命对另个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进行着不屈不饶的过程,结果只有海明威所写的,老人空着手回航:“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会打败他”,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作品是没有局限的,作家却有局限的,作家的精神是没有局限的,作家的人却是有局限的,海明威留下思考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话: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公文写作正的鲨鱼。
      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许多东西。很多东西,在名著里都是留下很多东西的,思考思索是所有作家的天性和责任,我爱作家和文人,爱一切在生存的压力下不放弃思考的人们。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也许没有大海,就没有鱼;没有鱼,也就没有渔夫,同样也就没有折断不平凡的经历了。正因为有了大海,才让渔夫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却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鱼杀死,但又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贼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这条大马林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一切的肉体都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任人摆布,但是谁又愿意去操控它呢?它只不过是一堆毫无利用价值的骨架。
      然而,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里,却折射出一个“英雄人物”——老人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作为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而可贵的还是他却能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去钓鱼,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难道不令我们佩服吗?不论是鱼叉,小刀,短棍。
      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残它英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我耳旁。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了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吗?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义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的,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场。老人将大马林鱼杀死看似是完美的结果,但同时他还在“酝酿”这自己的悲剧。鲨鱼的袭击,就是应得的报应。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无论追求的东西是好,是坏,追求的手段是正义,还是卑劣;也许能够得到就是最好的结果吧。
      在充满悲剧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丝亮点,那就是孩子。孩子带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分童心,一分天真,那么世界不再总是灰色,就算当时你享有的是最后的晚餐,也不会忘记在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了。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题吗?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这些吧! 2。
      老人与海观后感 沈佩莹 求生存,是动物先天具来的本能,亦是万物的基本潜能,但是人虽贵为万物之首,就是在於人不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活;人,为什麼比任何生物都先进,就是因为人会为了生活过得更好而奋斗努力,一个没有奋斗的人生,又怎能称之为一个美好的人生呢? 这一本书内的人物很普通,只有老人。
      小孩。海。。鱼和鸟,但这些角色却扮演著极大的特殊意义:老人代表的是人生奋斗努力的大道;小孩是扮演新的希望;而海代表著奋斗的环境;鱼和鸟则是表示普通生物求生的自然反应。 故事内容是述说著一位捕鱼的老人不畏艰辛的条大鱼搏斗,而当他发现他钓到一条大鱼时,他将钓小鱼的丝都斩断了,因为他一心一意的想与大鱼搏斗:当他和大鱼不眠不休的苦战时,他不管自己有多累,坚持奋战,最后终於制服了大鱼,但人算不如天算,老人正想休息时,又有一群群的小鲨鱼来吃他的大鱼,他只好再次和鲨鱼搏斗,最后虽然只得到大鱼的残骸,但他心中的喜悦,却远比失去大鱼的忧伤来的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是单纯的只求生存;而是应该力求上进。奋斗努力,而不是自甘堕落。自求毁灭,若一生中没有努力进取,又如何创造出属於自己美好的一片天呢?所以人人应实事求是,打破投机取巧的心理,扫除狂妄骄傲的恶习,已贡献代替占有,已冷静压抑妄想,以理智击败冲动这样我们一定能够化险为宜,踏实度过我们的一生。
       。

    王***

    2019-04-09 19:10:08

  • 2019-04-09 18:43:36
  •   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一篇好的小说,往往在简单的故事情节模式中,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让读者浮想联翩、长久品味。《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小说。一个年轻人好吃懒做,挥霍金钱,被大家视为坏蛋、无赖,因此被逐出家门,流浪在外。但当听说他发愤努力、赚了大钱,人们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他奉为好人、能人、可以依赖的人……这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吗?这不是一个"世态炎凉"的故事吗?这样的故事模式,被无数的中外作家们演绎了千百遍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随时可以看得到。
      但就在这样一个千篇一律的故事模式中,莫泊桑却凭借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凭借他强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揭示了在金钱的腐蚀下,家庭人际关系的分崩离析、人性的泯灭与堕落、人的性格的扭曲与变异。今天,中国社会已进入现代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形成与完善,当然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资本主义不可同日而语,但金钱依然存在,金钱依然是支配社会的一种强大力量。
      因此,莫泊桑对金钱的揭示与批判,在今天仍旧有着一定的警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又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我的叔叔于勒》简直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形象阐释。于勒是"我"的家庭中的一员,他所以被抛弃、被发配,是因为他"糟蹋钱",还"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遗产"。而他后来所以又得到全家的思念、盼望,是因为他在美洲做买卖,赚了一点钱。
      但当全家在旅游的轮船上与于勒不期而遇后,全家人生怕他认出来,像躲避瘟疫一样离开了他,又是因为他变得分文没有,成了卖牡蛎的穷水手。因为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这样冷酷无情;因为钱,血缘亲情都抛在了脑后;因为钱,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这样变化多端。
      金钱真正成了万恶之源。在金钱社会中,人的价值也完全被金钱的多少所代替。人的价值,本来在于他的思想、道德、智慧、能力等等;金钱的多少自然也是一个人的一种价值尺度,但它绝不应当是主要的、重要的。但在金钱支配的社会中,金钱反而成了人的惟一价值、惟一尺度。
      于勒赚了一点钱,一下子由"分文不值"的人,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不仅家里的人把他看作"救星",一个贫穷的公务员也不再迟疑地同二姐结了婚。可是于勒的财运不好,后来终于沦落成了卖牡蛎的穷水手,他在全家人的心目中,马上又变成了"贼"、"讨饭的"、"流氓"。
      其实,过去的于勒和后来发了小财的于勒,以至穷困潦倒了的于勒,始终是一个人。他年轻时曾经犯过错误,但后来改邪归正了,他努力拼搏过,一有钱就给哥哥嫂嫂写信,要赔偿他们的损失,要和全家"快活地过日子"。由此可见,于勒还是一个有良知、有能力、能吃苦的好人,但在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们的心目中,于勒的价值、好坏是随着金钱的多少而不断变化的。
      有了钱你就是好人、"救星",没有钱你就是坏人、"瘟神"。这是一种多么荒谬的价值观!《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具有讽刺色彩的小说,它在揭示人性的虚伪、自私、冷酷方面是非常深刻而传神的。菲利普一家人口较多,收入菲薄,生活拮据,从来不敢与别人互请吃饭,买日用品常常是买减价的,过着下层市民的生活。
      但经济的窘迫并没有熄灭了他们做上层人的欲望,每逢星期日,全家人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于勒"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信,成了全家人的福音书,他们不想着"穷则思变",改变生活困境,而是拟定了用于勒的钱买这购那(包括置别墅)的上千种计划;当父亲在轮船上看见两位先生请两位漂亮的太太吃牡蛎的"高贵的吃法"时,也忍不住想做一回"高贵的人",邀请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们吃牡蛎,显示了菲利普夫妻的虚荣和自私的人性。
      但当他们发现了卖牡蛎的水手原来就是于勒的时候,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母亲"也怕起来了",一会儿"吞吞吐吐",一会儿又"暴怒起来"。。。。。。两人"神色张皇"地想着对付和逃避的办法,这又显示了菲利普夫妻冷漠甚至是冷酷的人性。
      只有年龄尚小的"我"若瑟夫还保持着善良、淳朴的天性,他按照父母的命令,把钱付给于勒,并多加了10个铜子的小费,看着满脸沧桑的于勒,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心情沉重地离开了于勒。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一切都以金钱为轴心、为尺度,金钱腐蚀着人性,美好的人性在大面积陷落,取而代之的是虚荣、自私、丑陋的人性的张扬。
      美好的人性,也许只能从混沌未开的童心中才能发现。   人性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性格的扭曲。父亲菲利普,是一个勤恳工作、奉公守法的人;于勒行为不正、挥霍钱财,他按照当地当时的习惯,把于勒打发到遥远的美洲,本意也是为了让于勒吃点苦而重新做人,动机还是纯正的。
      当于勒写回信来,说他在外面做买卖赚了钱,并愿意赔偿哥哥的损失时,菲利普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以为这感动是真实的、真诚的,因为菲利普同于勒毕竟是亲兄弟,长兄如父,他对弟弟的转变是打心眼里高兴的,他依然不失为一个宽厚而有责任心的兄长。因此,他一面希望弟弟能带回足够的钱改变家庭困境,一面也盼望弟弟能结束流浪生涯与家人团聚。
      但轮船上的突然相遇彻底粉碎了他的美好幻想。于勒不仅没有赚了钱,而且已沦为一个乞丐似的卖牡蛎的水手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于勒回了家,不仅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境,而且会成为自己的拖累、负担,使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惨淡。这对于一心向往上流社会的菲利普夫妻来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于是就在这一瞬间,善良而宽厚的菲利普夫妻一下子变得狠心冷酷了,他躲避了同弟弟的相见,他拒绝了弟弟的回家,我们与其说这是菲利普性格的扭曲,不若说这是现实环境对人的改变。菲利普的妻子克拉丽丝,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她依靠自己的勤劳、节俭维持着一个贫穷的家庭。
      由于家穷,她显得很小气、甚至吝啬,但表面上又要装大方,显出一种小市民的虚荣和精明来。她对于勒,显然不像丈夫那样宽厚,当她证实了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时,一边发火咒骂,一边调动全家人撤离现场,远远地躲开了于勒。金钱社会使她丧失了一个女人应有的温柔、善良、淳朴,但她不这样自私和精明,又怎能维持一个贫穷的家庭呢?莫泊桑笔下的人物,往往寥寥数笔,就使性格跃然纸上,让人深思不已。
       Copyright(C) 2000-2002 北京四中网校 。

    L***

    2019-04-09 18:43: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