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诗求作者

首页

古诗求作者

那个<<渡桑干>>(客居并州已十霜)
我在做鉴赏时看到是贾岛,可语文老师那里却是刘皂,
请问到底是谁?
还有,应作"桑干"还是"桑乾",又应该怎么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05 12:55:56
      此诗归于贾岛是错的,应是刘皂。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贾岛是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不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而在贾岛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这位诗人生平的文献中,从无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
      又此诗风格沉郁,与贾诗之以清奇僻苦见长者很不相类。《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因此,我们定其为刘作。 此诗题目,或作《渡桑乾》,或作《旅次朔方》。
      前者无须说明,后者却要解释一下。朔方始见《尚书·尧典》,即北方。但同时又是一个地名,始见《诗经·小雅·出车》。西汉置朔方刺史部(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省的一部分,所辖有朔方郡),与并州刺史部(当今山西省)相邻。桑乾河并不流经朔方刺史部或朔方郡,所以和朔方之地无关。
      并州在唐时是河东道,桑乾河由东北而西南,流经河东道北部,横贯蔚州北部,云、朔等州南部。这些州,当今雁北地区。由此可见,诗题朔方,乃系泛称,用法和曹植《送应氏》“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一样。而刘皂客舍十年之并州,具体地说,乃是并州北部桑乾河以北之地。
       是"桑乾"sang qian 。

    娟***

    2007-02-05 12:55:56

其他答案

    2007-02-04 23:17:33
  • 刘皂        桑干
    参考: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0TYPYX8Z/2006515102637653%5B1%5D.ppt#262,7,幻灯片 7

    勇***

    2007-02-04 23:17:33

  • 2007-02-04 23:15:05
  •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也叫《旅次朔方》,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贾岛是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不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而在贾岛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这位诗人生平的文献中,从无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又此诗风格沉郁,与贾诗之以清奇僻苦见长者很不相类。《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重***

    2007-02-04 23:15: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