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怎样能使一个记性不好、反映慢得人,记忆力增强、反映快

我每天都丢三落四连工作都干不好,反映特迟钝。希望高人指点,拜托!!!!!!!
浪*** | 2006-11-14 18:52:53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06-11-16 16:18:43
  • 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生活中有些记忆不需要人们长期保存在头脑中,有些东西要求我们记忆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此之后忘却也无妨。而有些东西则需要长时间地保持在我们的脑袋里,边学边忘,丢三落四,会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闹出笑话。平时我们说增强记忆力,就是指增强这种长时记忆的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记忆的反面:遗忘。遗忘是怎样产生的?有两个原因:一叫消退,就是你记了某些...

    查看全部>>

    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生活中有些记忆不需要人们长期保存在头脑中,有些东西要求我们记忆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此之后忘却也无妨。而有些东西则需要长时间地保持在我们的脑袋里,边学边忘,丢三落四,会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闹出笑话。平时我们说增强记忆力,就是指增强这种长时记忆的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记忆的反面:遗忘。遗忘是怎样产生的?有两个原因:一叫消退,就是你记了某些知识,但不经常去回忆,那么它在脑子里的印象就会逐渐减弱,以致最终消退掉,就象纸上一团墨,不经常涂,时间一长就会泛淡、变白一样;二叫干扰,就是脑子里记的东西太多了,常相互重叠、相互混淆,要想回忆清楚某一个问题,一下子很难找到,往往经过反反复复的苦想才能想起来,或者想到一点儿。 
    总之记忆力既是天生的,又不全是天生的,人们主观努力不同,记忆力也有好坏之分。 
    增强记忆力首先要处理好“记”与“忘”的关系,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英语教学,“记”与“忘”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矛盾,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我在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供参考。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学生要学大量的生字,一般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当天教的生字,采用一个生字最少写二行,或者要抄写一页来迫使学生记住。学生写字的时候教室里是静悄悄的,只有沙沙的写字声。我也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记字。有一次,我见学生都在认真的写字,心中很安慰,就悄声问一个学生:“你写的这个字,念什么?”该学生却回答不上来。我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困惑,学生在写生字的过程中,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写上,手只 是在机械的运动,而大脑没有运动,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大脑的记忆规律,既没有去记,更谈不上遗忘,而记忆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上的,这样,学生的记忆水平肯定提不高。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法,一是改少抄写的作业量,所教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8个);二是改变书写顺序,用竖写的方法完成作业。先写第一行第一个字,接着写第二行第一个字,一直写到最后一行第一个字,再从第一行第二个字开始写;三是打破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在写每个生字前先轻声念二遍后再写;总之,在写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三步同时进行。第一遍在读写时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可能比较模糊,会遗忘,这是正常的规律,有忘才有记,当学生写完八个生字,都记住了。在7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所教的学生,学习最轻松,学的基础也很扎实,学生考试班平均总是名列前茅。 
    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要掌握大脑的活动规律,有五大规律:一是始动调节,要让学生克服人体的“惰性”,掌握学习的内容由简到难;二是优势法则,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三是动力定型,教育学生多学多练,“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四是镶嵌式活动,学习内容,性质或形式要交替进行;五是保护性抑制,学习一小时左右,应当休息片刻。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必须重视大脑活动的五大规律。 
    除了以上五大用脑规律之外,在一天中学生的记忆力也有差别,在一天中人的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是晚餐前一小时左右,所以要动员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来背诵课文、公式、单词,以增强记忆效果。
    
    h*** | 2006-11-16 16:18:43 370 212 评论
    0/300
  • 2006-11-14 22:49:52
  • 建议进行催眠疗法,看看内心深处有没有阻碍你快起来的指令.
    
    如果是天生的,则建议凡事要慢.慢才能多想.
    小*** | 2006-11-14 22:49:52 351 214 评论
    0/300
  • 2006-11-14 20:27:29
  • 你可能是个气质属于抑郁质的人,
    
    抑郁质人的自我教育
    
        (1)培养创造力
    
        抑郁质人是不拘泥于固有的观念、思想活跃的人。他们常能产生一些新想法,并能以此创造新局面。他们具有现实的创造力。 
    
        他们的创造力,多体现在文学艺术上。在这个方面,抑郁质人得天独厚。为了发挥创造性、提高创造力,他们最需要的,除了集中力、精神力、决断力、行动力、表现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综合...

    查看全部>>

    你可能是个气质属于抑郁质的人,
    
    抑郁质人的自我教育
    
        (1)培养创造力
    
        抑郁质人是不拘泥于固有的观念、思想活跃的人。他们常能产生一些新想法,并能以此创造新局面。他们具有现实的创造力。 
    
        他们的创造力,多体现在文学艺术上。在这个方面,抑郁质人得天独厚。为了发挥创造性、提高创造力,他们最需要的,除了集中力、精神力、决断力、行动力、表现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加强。
    
        为此,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提高、提高、再提高!提高能力,提高魅商!
    
        (2)培养表现力
    
        再高明的看法,如果不用言语、文章表达出来,就等于没有。说话、写文章要是没有说服力,那就不能声效地说服对方,打动人心。
    
        有说服力的表达,产生于绝对真实的信念和可为对方幸福贡献一切的精神。
    
        抑郁质人话题丰富,说话风趣,不过能否让人感觉真实,就难说了。有夸张、有比喻,起承转合齐备,可是反复说明的却是一面之辞。这样,还是缺乏说服力。
    
        抑郁质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表现、表现、再表现!只有如此才能尽展魅力!
    
    
        (3)培养集中力
    
        抑郁质人瞬间的集中力是超群的。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持久性。
    
        这是因为抑郁质人的兴趣和注意力会不断转移,往往是越想集中注意力,越弄得自己心不在焉。
    
        抑郁质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集中力,尽可能地专心。可以这么练习:在工作前,拿出一两分钟,进行一下集中能力的练习。具体做法是,闭上眼睛,想象在广大空间中,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不要分神。如果集中到一点有困难的话,可以扩大为一条直线。一般来说,这个方法会延长集中的时间。然后再把一条线扩大为一个面,逐渐地构想出空间的星星和漩涡等简单的图形,并且反复、深入地描绘它,使图形一天一天复杂化。    
    
        这样,注意力就会一天比一天集中。
    
        (4)培养韧性
    
        方法和多血质人的一样。
    
        (5)培养决断力    
    
        抑郁质人有得天独厚的决断力,不过多是较草率的决断。
    
        抑郁质人在决断之前,最好先冷静一下,要慎重,先想想可行不可行,要三思而后行。
    
        抑郁质的人,要不断提醒自己:思考,然后再行动。
    
        (6)培养活动力
    
        抑郁质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活动力,因而没有必要锻炼一般意义的行动力。要是他们能养成冷静捕捉时机的能力的话,其行动力也就会更具威力。
    
        抑郁质人的行动往往被冲动的感情所支配。假如事后让他们讲讲行动的理由,他们常常能说得头头是道,仿佛早已胸有成竹。但实际上当初他们大半并不清楚为什么会那样做,甚至于还会出现实际行动有悖初衷的情况。一般来说,抑郁质的人采取的办法不是中止行动,而是悄悄地改变想法使行动“合理化”以此消除内心的矛盾。
    
    抑郁质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清醒地行动。
    
    抑郁质抑郁质又称易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种人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善于察觉到别人观察不到的微小细节。但抑郁质的人适应能力较差,易于疲劳,行动迟缓、羞涩、孤僻且显得不大合群。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保管员、化验员、排版、保育员、研究人员等。抑郁质的人不适合做需与各色人物打交道的、变化多端的大量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 
    
    使抑郁质宝宝的性格得到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抑郁质的宝宝往往性情脆弱、动作迟缓,回答别人问话总是含糊其辞,显得拘谨不安等。家长对他教育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可经常申斥。
    
    2、重视培养宝宝的主动性,设法让他多参加活动。应当尽量让宝宝经常同与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交谈,特别要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培养他的合群性格。
    
    3、家长可要求幼儿园教师(或托儿所保育员)在宝宝参加集体游戏时,注意鼓励和夸奖他,使之有信心,不致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感到羞怯和自卑。
    
    4、要注意发挥宝宝的主动性,培养他的胆量,有可能的话,可以让他离家,独自在亲友处住上一个时期,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飞*** | 2006-11-14 20:27:29 363 2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