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

首页

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

举例说明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5 21:24:58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 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
      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帝王的爱好、倡导提高了诗人的声誉,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歌的风气。 五、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谏的魏征;武则天重用贤臣狄仁杰;唐玄宗对于那些直刺自己的诗歌也不犯禁。“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唐代诗人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空间里直抒己见。李白:“奸臣欲窃位,树党自成群。
      ”杜甫:“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些大胆揭露权贵的不朽诗篇,只有在文禁松驰的社会环境里,才能一经问世就得以广泛流传。文禁松驰的政治气氛,使民族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与完美。
       六、“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杜甫、元结、顾况等诗人对黑暗现实做了痛苦的观察与冷静的思考,从而创作了大量揭露阶级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诗作。 七、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做为诗歌姐妹艺术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也受到了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杜甫的《画鹰》、高适的《画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描写音乐、舞蹈、绘画方面的诗歌,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很善于吸收其它艺术的养料滋补自己,也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们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
       八、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有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唐诗也是这样。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无论是创作方法、文体特征、艺术技巧,还是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
      唐朝的诗人们博采众长,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从先秦到六朝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且发展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难能可贵的是唐代诗人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并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采取了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初唐诗坛是齐梁浮艳诗风的延续,“绮丽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占据着统治地位。
      初唐四杰用实践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陈子昂痛斥诗坛“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汉魏风骨”、“风雅五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一扫齐梁遗风,为唐诗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盛唐诗人李白,一面认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面学习楚辞,乐府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完成了诗歌革新的使命。
      他追求理想,要求自由的精神,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风格,为唐诗繁荣打开了局面。杜甫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既批判又继承,既注意思想内容,又注意声律形式。杜诗以深刻的内容、沉郁雄浑、叙事严谨的风格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王维、孟浩然歌颂山水田园的静谧,高适,岑参描绘边塞风光的雄奇。
      众多的流派,以各自的风格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迎来了唐诗纷繁的局面。 。

    有***

    2006-09-05 21:24:58

其他答案

    2006-09-05 21:27:00
  •   唐代之所以文学兴盛的原因之一就经济的繁荣。
    【唐代文学兴盛的社会背景】
    一、国家统一。
    二、南北文化的融合(国家统一带来的副产品)。
    三、崇文重教、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宗教、文化政策比较宽松)。
    四、经济繁荣。
    五、用人制度改革。
       六、中外文化交流。 【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 一、统治者的重视。 二、科举考试“以诗取士”。 三、宽松的政治环境。 四、文学本身的发展。 五、唐朝诗人对于前代文学的批判继承。 六、群众普遍爱好。 七、唐代士人的任侠、漫游、隐逸之风的影响。
       【唐诗兴旺的概况】 1.从数量上看,诗人、作品数量众多。 2.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3.众体皆备,题材丰富。 4.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唐诗的分期】 初期:从唐高祖武德元年到唐睿宗延和元年。 盛唐: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岱宗永泰元年。
       中期:从唐岱宗大历元年到唐穆宗长庆四年。 晚期:从唐敬宗宝历元年到唐末。 ※初唐时期※ ◎历史上形容上官仪的诗:“绮错婉媚”。 “上官体”的特点: 1.比较重视诗的形成。 2.追求声辞之美。 3.具有雍容典雅的气质。 《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初唐四杰 №。1 王勃(约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仍流于华艳。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仁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滕王阁序》,有《王子安集》。 №。2 杨炯(650-693?) 华阴(今属陕西)人。擅长五律。其边塞诗气势较胜,但有些作品未能尽脱绮艳之风。代表作:《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有《盈川集》。 №。3 卢照邻(约636-695后) 字?N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县涿州镇)人,擅长七言,代表作:《长安古意》。有《幽忧子集》。 №。
      4 骆宾王(约620-684后) 代表作:《在狱咏禅》(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讨武?檄》。有《骆临海集》。 初唐四杰的共同特点: 1.生平材料很少。 2.寿命都比较短。
       3.社会地位比较低。 4.极有才华。 5.名气极高。 贡献: 1.拓宽了诗歌的题材。 2.解放了诗歌的风格。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送国子张主簿》(包融):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
      坐悲芳岁晚,花落青轩树。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 ◎ 沈宋:沈诠期、宋之问。 《夜宿七盘岭》(沈诠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渡江汉》(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所作诗篇五言古诗占大多数,几乎无七言诗和律诗。代表作:《感遇诗》78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其中之一。) ◎刘希夷(约651-678?) 字延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丽婉转,且多感伤情调。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关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知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张若虚(660-约720) 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仅存诗二首。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盛唐时期※ ☆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有《张曲江集》。代表作:《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也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写山水田园诗的人。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以静景居多,意境恬淡清新,语言浅近自然,富有天趣。
      有《孟浩然集》。代表作:《春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王维(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
      拜吏部郎中。 王维的诗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充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诗风雄健爽朗,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后期的诗则主要是山水田园诗和禅诗,风格清空冷寂,代表作有:《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鹿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另外,王维的诗中还有表达相思的抒情小诗,如《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按题材可以分为边塞诗、游侠诗、情思诗、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禅诗(清空冷寂)。
       其他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 ☆储光羲 《钓鱼湾》: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祖咏 《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裴迪 《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晨。
       §山水诗兴起的原因: 1.唐代经济比较繁荣,为山水诗派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 2.佛禅思想的影响。 3.对于前代山水田园诗的批判继承。 〓边塞诗派〓 ◇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1.唐代边境战争的频繁。 2.唐朝国力强盛。 3.唐代边塞诗人大多亲历过战争。
       4.对于前代边塞题材诗歌的批判继承。 ◇盛唐边塞诗歌的内容: 1.歌颂战争。 2.表现了唐代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表现战争的苦难和士卒的艰苦生活。 4.抒发将士思乡的情感。 ◇主要代表诗人: ★高适(700-765) 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
      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作品多为古朴的古体,近体诗较少,尤擅七言古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境界壮阔。 作品内容: 1.反映军旅生活。 2.表达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同情。 3.描写了边塞风光。 代表作:《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岑参(715-770) 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
      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出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雄奇瑰丽。有《岑嘉州诗集》。 内容: 1.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对于身世的感叹。 3.朋友之间的赠答。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边塞风光。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邢捉荨? 5.边塞将士思乡。代表作:《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王之涣(688-742) 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传世仅六首。 代表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人。诗颇壮丽。 代表作:《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颀,生卒年不详,赵郡人。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七言歌行尤见特色。有《李颀诗集》。
       代表作:《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代表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王昌龄(698-756) 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
      有《王昌龄集》。 其诗歌主要有: 1.边塞诗。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送别诗。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闺怨诗。代表作:《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重***

    2006-09-05 21:27: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