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论语翻译(48)

首页

论语翻译(48)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能否详细地解释一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3 10:32:07
      
    《伦语。八佾》第十二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清明祭祖,中国古来即有,一族之风俗,一年之盛仪,寄托着子孙对祖先的追念和敬慕。
      一种行为演化成仪式,就是文化的沉淀、精神的凝固,它的原始含义和情感取向就成了一种文化象征——个体对历史的确认,群体对个人的确认。我们祭祖,是因为祖先曾在这个世上存在过,祖先是因,我们是果,没有因就没有果。我们祭祖,是因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对每一个存在过的生命表示确认和尊重,需要对每一个正在存在的生命进行伦理熏陶和价值引导,因此与其说我们在祭祖,不如说我们在祭某种文化理念,某种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文化的内涵就是“诚”,就是确定性。当我们在清风朗日之中以烧猪美酒拜祭在先人的墓前时,所目尽是萋萋青草,乱石黄土,这时我们面对的其实是虚无,但虚无中有“诚”,有一种支撑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力量。“黄帝冢前识知己,香纸烟中尽弟兄。
      ”中国有一条根,从黄河延伸遍整个地球;中国有一种“诚”,从远古维系住每一代游子的心灵。   中国伦理思想之鼻祖孔夫子说:“祭如在。”——祭祀的时候我们应该像祖先就站在面前一样真诚。“祭如在”,连从来“不语怪力乱神”的理性现实主义者孔子也说“祭如在”。
      他也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但是“不知死,焉知珍生”?“祭如在”并不是与祖先在阴风森森之中凄然相逢,而是一种生机盎然的对生者的精神净化,让生者在碌碌俗世中也有一阵静默的思索时间,想想生命,想想过去与未来。“祭如在”令人思想玄远,但目的仍然落在现实。
      
         “祭如在”是一种真正的真诚,是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而不是只随众碌碌而祭,碌碌而散。“祭如在”作为一种精神,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尤为可贵。中国人缺乏对天地人生的敬畏,能“祭如在”,能反省一下个体的存在,是一件好事,是一种文化的自救。 。

    x***

    2006-08-23 10:32:07

其他答案

    2006-08-23 10:34:58
  • 【译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与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这一段似乎是接着前面的话说的,好像是进一步介绍了抵制违反礼制祭祀的方法。虽然有点消极抵抗的味道,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决不妥协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 
    

    1***

    2006-08-23 10:34:58

  • 2006-08-23 10:32:44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1***

    2006-08-23 10:32:44

  • 2006-08-23 10:31:00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前两句大概是古语。祭祖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就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
      孔子的话有两种句读。
      一种是:我不亲自参加祭礼,那和不祭没什么分别。
      另一种是:吾不与,祭如不祭。与是赞许的意思。我不赞赏那些祭祀时人在心不在的。
      这一章是孔子教人祭祀要有诚意。第二种句读似乎好一点。
      《大学·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R如此夫。”
      程子说鬼神是“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张子说鬼神是“二气之良能”,我想不管他是什么,孔子是信其有的,不是像鲁迅所说,两个“如”字打马虎眼混过去。
      当然,要“至诚”才能知鬼神之情状。
    

    要***

    2006-08-23 10:31: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