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睡觉醒来头疼怎么回事

晚上睡觉要醒来好几次 怎么回?

晚上睡觉要醒来好几次  怎么回事
廖*** | 2017-08-12 16:16:05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7-08-12 16:16:05
  • 这个是要考虑是不是肾虚也有可能是因为缺钙等原因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建议是可以使用一些安神补脑液有助于促进睡眠的
    怀*** | 2017-08-12 16:16:05 154 82 评论
    0/300
  • 2017-08-12 16:16:05
  • 睡眠专家建议,调整作息饮食或多运动可以改善打瞌睡。运动能强化心肾,带动气血循环,有利肺部做气体交换,肺强,脾也跟著强,即使体内有湿阻碍,也能一一化解去湿。     当打瞌睡频率过高,就得找医生诊断。我们提供几招,帮你赶走瞌睡虫,并附上一份评估量表,检测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问诊的程度了。     第1招:吃出好精神   如果下午要开会,为了避免打瞌睡,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太快,以免影响消化。少吃油炸食物,吃...

    查看全部>>

    睡眠专家建议,调整作息饮食或多运动可以改善打瞌睡。运动能强化心肾,带动气血循环,有利肺部做气体交换,肺强,脾也跟著强,即使体内有湿阻碍,也能一一化解去湿。     当打瞌睡频率过高,就得找医生诊断。我们提供几招,帮你赶走瞌睡虫,并附上一份评估量表,检测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问诊的程度了。     第1招:吃出好精神   如果下午要开会,为了避免打瞌睡,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太快,以免影响消化。少吃油炸食物,吃得清爽有助血液清澈,避免气血沈滞。     在选择食物的顺序上,午餐吃米或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建议先吃肉类或蛋等蛋白质食物,免得血清促进素增加,导致昏沈欲睡、影响反应力。     经常习惯打瞌睡,体质又偏湿热的人,郭宗祯建议不妨食疗,不过最好先了解自己属於哪种体质。     你属於哪种体质?   A. 脾胃气虚型:消化不好、脸色苍白、体力不足、软便、腹泻、经常爱困。     食用香砂六君子汤:能健脾益气、提神。(配方: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9克)     B. 体质湿热型:精神不济、嗜睡、头昏沈重、口苦、烦躁易怒、胸闷、喉咙乾     食用龙胆泻肝汤:能清肝利胆,去痰醒脑。(配方:龙胆草9克、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生地、车前子各9克、泽泻6克、木通甘草各3克、当归6克)     提醒:为了避免自我判断失误,使用前建议徵询专业中医师意见。     第2招:通风好 光线足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避免哈欠连连的基本条件。     郭宗祯医师举中国大陆曾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测量学生上课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结果发现,教室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一般场所高出3倍,「不当的通风设备,使得空气交换不良,脑部含氧量降低,当然昏昏欲睡,」郭宗祯说。     除了通风好,充足的光线也很重要。     当眼睛受到光线照射的刺激,会压抑褪黑激素的分泌,「当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容易保持清醒,相反,如果分泌增加,就会想睡觉,」长庚睡眠中心主任陈泞宏解释所谓的「光治疗法」。     将这种光治疗原理运用到工作环境,如果上班或开会时昏昏欲睡,不妨让光线更亮,有助於提振精神。     第3招:衣服不要穿太多   冬天冷,为了保暖通常会加穿衣服,可是如果穿太多,反而容易昏沉欲睡。     梅门一气流行养生学苑太极气功资深教练饶怀英强调,即使冷冬,衣服也不要穿太多,避免在电暖炉前烤火,因为「热气会刺激体内更闷燥,将寒气逼入五脏六腑。」     传统医学认为,寒气逼心,容易发生心悸或呼吸梗塞;当寒气走到肝,易显疲倦;走到脾,会消化不良;寒气入肺,呼吸道系统易出问题,气喘机率高;走到肾,有肾虚现象,精神状况较差。     保暖,适当就好。如果经常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为了避免成为瞌睡族,除了调整室温不太热或过冷,也不要穿太多衣服。     第4招:手部按摩   主持重要会议或参加重要场合时,忍不住打哈欠或打瞌睡都是失礼的表现,适时按摩手部穴位,有助於恢复元气,提振精神。     这里介绍两个手部穴位按摩,快速赶跑瞌睡虫,避免当众糗态百出。     A.按摩脑部反射区     功效:减轻疲劳引起的头痛不舒服,有助於醒脑提神。     做法:     1. 右手大拇指与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大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主要按摩点在食指。     2. 慢慢出力揉捏,不要用蛮力,按完左手,再按右手。     B.按摩脾的反射区     功效:增强脾胃功能,避免昏沈欲睡。     做法:     1. 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拇指骨下掌面,隆起像鸡腿肉的这块区域,称做「大鱼际」,也是脾的反射区。先按左手再按右手。     2. 按摩方法很简单,拇指按下去后,轻揉每个地方,感觉痛的地方可多揉。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疼痛的原因,是反射区的经脉有淤结,古书说「百病皆起於淤」,多按压痛点能使淤结处冲散,促进身体代谢循环。     手部按摩简单易学,人人能做,很适合平时保健,不过,仍有几个原则要注意:     ▓不能愈按愈痛。     不论自己按或别人帮忙按摩,都不能过度用力,以免因疼痛导致全身紧绷,长久下来反而气血不通畅,甚至局部部位僵硬,造成肌肉纤维化。     ▓按完不用冷水洗手。     可以每天按摩,随时随地按,但按完不要用冷水洗手,以免因毛细孔张大,让寒气有机可趁。     ▓按摩过程可以适量喝点常温水,帮助气血活化。     ▓服药期间也可以按。     不论中药或西药,手部按摩不会有负面影响,切忌不要猛然停药。(资料参考:中华民国手足健康会创会人吴长新)     第5招:提神醒脑养生功   A.左右高甩法     功效:精神不佳时练左右高甩,能在短时间内甩走瞌睡虫,让心情轻松愉快。     步骤:     1.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站稳地面。     2. 吸气,往左转腰,两手同步甩高。     3. 吐气,两手下甩,往右转腰,两手甩高吸气。     4. 如此左右交替来回甩,每次甩10分钟。     枕首法     功效:能提神醒脑,提振精神。     步骤:     1. 吸气,两手於两侧往上提,交叉枕在脑后。     2. 吐气,顺势弓身低头。     3. 吸气,慢慢起身,吐气。     4. 两手慢慢放下,身形回正,全身放松。可连续练10分钟
    才*** | 2017-08-12 16:16:05 167 7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