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呼吸内科
睾丸纵隔

常见的纵隔肿瘤有哪些?

常见的纵隔肿瘤有哪些?其分布有何特点?
胡*** | 2016-05-16 06:39:2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5-16 10:39:25
  •  
    
    (1) 神经源性肿瘤:为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据国内外多组报告病例占25%〜 50%,常发生于肋间神经或脊神经根部。因此,绝大多数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内。在组织 学上,根据组织起源通常将神经源性肿瘤分为三类:①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有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及恶性神经鞘瘤;②起源于神经细胞,如神经节瘤、神经节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 胞瘤;③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如副神经节细胞瘤。大多数神经鞘细胞瘤,包...

    查看全部>>

     
    
    (1) 神经源性肿瘤:为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据国内外多组报告病例占25%〜 50%,常发生于肋间神经或脊神经根部。因此,绝大多数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内。在组织 学上,根据组织起源通常将神经源性肿瘤分为三类:①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有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及恶性神经鞘瘤;②起源于神经细胞,如神经节瘤、神经节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 胞瘤;③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如副神经节细胞瘤。大多数神经鞘细胞瘤,包括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起源于高度分化成熟的施万细胞,通常为良性肿瘤。这些肿瘤呈圆形,有完整 包膜。术中所见肿瘤包膜均与周围组织器官外膜附着不牢。约有10%的纵隔神经源性肿 瘤往往延伸至椎间孔,以致有部分肿瘤生长在椎管内,这种所谓哑铃状肿瘤大约有2/3的病 例起源于神经鞘。对有神经症状及椎孔扩大的病例术前应行脊髓造影。在典型的良性神 经鞘瘤,手术切除多无困难,但哑铃状神经鞘瘤手术需胸外与神经外科医生共同完成。
    
    在纵隔良性肿瘤中,约有30%最终发生恶性变。在恶性肿瘤中,主要为神经纤维肉瘤 及神经母细胞瘤。凡有包膜之良性纵隔肿瘤,术中均能较彻底切除。
    
    一般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临床多无症状,只是在查体时偶然发现,少数病例自觉有胸痛、 胸闷及气短,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
    
    (2) 皮样囊肿及畸胎瘤:按国内外统计,在纵隔肿瘤中仅次于神经源性肿瘤,居第二位, 皮样囊肿常以外胚层为主,囊内含有皮脂腺、毛发及胆固醇结晶,常为单房,也有双房或多 房。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内壁被覆多层鳞状上皮。畸胎瘤则来自各胚层,除皮脂腺、毛发 外,骨、软骨及牙齿易由X线照片显出,常位于前下纵隔,主要症状为胸骨后闷胀、胸痛及气 短。此类肿瘤一般均为良性,但有40%最后发生恶性变。实质性的畸胎瘤常是恶性的,呈 圆形或卵圆形,此与轮廓光滑的皮样囊肿完全相反,个别畸胎瘤呈分叶状,阴影密度一般均 匀,术前X线检查有骨、牙齿于肿瘤之内,诊断即可明确。治疗主要是手术摘除。
    
    (3) 胸内甲状腺及胸腺瘤:
    
    1) 胚胎时期在纵隔内遗存的甲状腺组织,以后发展成为胸内甲状腺瘤。
    
    2) 原为颈甲状腺瘤,以后下坠入胸骨后间隙,一般多见于前上纵隔,亦可见于中后 纵隔。
    
    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症状是:①气管受压症状,如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此种现象 在患者于仰卧位时表现明显;②胸内闷胀感或胸背部疼痛;③少数病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状。
    
    (4) 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或前中纵隔,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1/4〜1/5,男女发病 率一致。30%为恶性,30%为良性,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良性者常无症状,偶在X线检 查时发现。按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淋巴细胞型、上皮网状细胞型、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 型等。常见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占优质的良性胸腺瘤,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复发和浸 润转移之可能。恶性胸腺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可发生程度不等的胸骨后疼痛和气急,晚期 患者可产生血管、神经受压的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膈肌麻痹、声音嘶哑等。 10%〜75%的胸腺瘤患者可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但重症肌无力患者仅有15%〜20%有胸 腺的病变。切除肿瘤后约2/3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改善。少数患者可发生再生障碍 性贫血、皮质醇增多症、红斑狼疮、7_球蛋白缺乏症和特发性肉芽肿性皮肌炎。X线检查在 前上纵隔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块影,良性者轮廓清楚光滑,包膜完整,并常有囊性变;恶性者 轮廓粗糙不规则,可伴有胸膜反应。胸腺瘤手术切除果良好。
    子*** | 2016-05-16 10:39:25 330 186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