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首页

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3 02:11:25
  • 以此来衬托出莲之高贵

    童***

    2018-12-23 02:11:25

  • 2018-12-23 02:08:12
  • 作者的用意是进行对照比较。

    陷***

    2018-12-23 02:08:12

  • 2018-12-23 01:59:13
  • 为了讽刺,这段话讽刺了两种人。第一种是指陶渊明这样,即便有才华抱负,却像菊一样清寒傲雪,隐居山林。第二种是讽刺那种追求权力的人。

    钟***

    2018-12-23 01:59:13

  • 2018-12-23 01:56:07
  • 利用与菊花牡丹的对比,鲜明突出的写出了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君子,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借物寓意,更是体现出作者认为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自己品德高尚。

    依***

    2018-12-23 01:56:07

  • 2018-12-23 01:50:05
  • 《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1017年―1073年),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世称"周子"。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 
    作者在通过对莲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并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文中以莲花比喻君子,提到菊花牡丹,是为了与莲花做对比、衬托。菊花代表隐逸者,作者以菊花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牡丹代表世俗富贵者,作者以牡丹反衬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高***

    2018-12-23 01:50: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