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谢谢,谁能告诉(阿达拉)的故事情节?

首页

谢谢,谁能告诉(阿达拉)的故事情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13 13:34:15
      莫泊桑 
      法国作家莫泊桑(1850-1893), 生于小贵族家庭, 福楼拜把他视为儿子,做他的导师,他一生写作短篇小说300多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主要成就是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 
      《俊友》写了退职的下级军官杜洛阿在巴黎发迹的经过,描写了政界、金融界、新闻界人物的贪婪无耻、淫乐好色。
         上士杜洛阿刚从非洲服役归来,一个闷热的夏夜,他在巴黎街头闲逛。他高高的身材不胖不瘦,略现火红的天然栗色卷发从顶门中央向两侧平分,配着一撮像是泡沫一般在嘴唇上卷起的髭须和一个不安本分的家伙。口袋是空的而血液是沸腾的,有时遇到那些在街角儿闲荡的女人对他低声说起:“到我家里去吧,漂亮小伙子?”他身上简直就像着了火,但是没有钱,他不敢跟她们走。
      现在,他走大街上,口袋里所剩的钱仅够吃两顿晚饭,而他还得靠它熬两天。他盯着那些衣袋塞满钱的人,一阵暴怒侵入他的心际,他低声咕噜着:“脏猪!”然后装腔作势摇摇摆摆地走过去。   在歌剧院广场的拐角处,杜洛阿与骑兵团的同伴管森林不期而遇。他已经娶了亲并且做了新闻记者,在《法兰西生活》日报主编政治新闻。
      杜洛阿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窘况:当年高中未曾毕业,便去从军,指望做将军,后来厌倦了军旅生活,想到巴黎来发财,结果只做了一个小科员。管森林鼓励杜洛阿试试新闻业,并邀请他明晚赴宴。杜洛阿用从管森林那里借来的一个路易找了个妓女,用另一个路易租了套赴宴的礼服。
      平生第一次穿上燕尾服,镜中的自己俨然一个仪表堂堂,相貌出众的上流人物。于是他面对镜子像演员练习表情一样研究自己的微笑和眼神,自信他的仪表能够使他成功。   酒宴之际,他用相当夸张的手法,大淡军队里的奇闻轶事、阿拉伯的风俗特点和战场的冒险经历。
      所有妇女都抬头望着他,对他充满好感。管森林趁机向报馆总经理连勒兑尔推荐杜洛阿,让他采访机密政治消息,报馆老板发现他确有一种独到的聪明,准备让他试试,但要他先写一组关于阿尔及利亚的杂感。   杜洛阿回到家里便提笔写作,可是除了《一个非洲猎人的回忆》的标题外,竟连一句话也写不出来。
      第二天上午,他去向管森林太太求救。聪明俏皮的管森林太太问了他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些经历后,就编造出了一连串离奇的情节, 由她口授,杜洛阿笔录, 炮制出了一篇杂感。那一夜,杜洛阿没睡好,那种急于看见自己文稿登在报上的欲望使得他兴奋异常。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到报亭去买报。
      当他看见报上用醒目字体标出自己的姓名时,他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感动。成功了!多么快乐!他辞去了科员差事,让管森林太太再次帮他写稿,但遭到管森林的拒绝。无奈,他只好自己独立完成了一篇痴人说梦一样的杂拌文章。他领到了当月的薪金、稿费,凑成了340法朗。
      他从来没有掌握过这样一笔数目的钱,尽管钱不多,然而在他看来已经是富足得相当可观了。   杜洛阿开始了记者的采访工作, 他知道了各家戏院的内幕和一些政治内幕, 他同阁员、将军、警察、王公、妓女及冒险家都有往来,他消息可靠,性情圆滑,手段高妙,思路敏捷而且精细,正如洞悉新闻记者品质的报馆老板所说的那样,对于报纸有一种真正的价值。
      不久,他就成了一个引人注意的人物。   两个月过去了,杜洛阿希望的那种名利双收的好运并没有到来。做个一般的访员不会出人头地,上流社会的大门对他是关着的。他从经验上知道自己对女性有一种罕见的吸引力,但他一时认不清那些可以有助于自己前程的妇女们,焦躁得像是一匹被人锁住了脚的马。
      他去拜访马莱勒太太,仅在突然间用了最轻的攻击, 这个上流社会的妇人便成了他的情妇。 他们租下了一间房子, 常在那里秘密幽会。   管森林病了,身体虚弱,他不断支使杜洛阿采访新闻,做他的苦差。杜洛阿心里极其不满,他决计要叫管森林戴绿帽子。他去向管森太太诉说表情,活泼狡猾的管森林太太玛德来因拒约做他的情妇,杜洛阿随机应变,用一种诚实的声音说:“倘若我遇到过一位像您这样的妇女,我真不知道会抱着什么样的快乐去娶她!”玛德来因被这两句谄媚的话感动了,她给他出主意,要他去讨报社老板太太的欢心,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杜洛阿立即行动,又送礼,又拜访,赢得了报社老板洼勒兑尔太太邀请他赴宴的请帖,他立即看见了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高兴得把请帖当作情书似地吻个不停。他穿着黑色的燕尾服,俨然像一个新贵人般地步入老板家的客厅,洼勒兑尔太太带着一种妩媚的微笑迎接他。
       杜洛阿在报社取得了重要地位,他为报社加入笔战,成了一个聪明能干的政治主编。在一次强充好汉的决斗中,他成了维护报社名誉的“英雄”,地位升到报社记者的前几名。   肺病终于夺去了管森林的生命。杜洛阿为了巩固自己在巴黎的地位,找一个指导他前程,与他合作的女伴,在陪伴玛德来因守灵时,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想娶她的愿望。
      玛德来因提出婚后有完全的自由,丈夫不得干涉。两人达成了协议,杜洛阿煞费苦心地为自己获取了贵族的姓氏。第二年5月,他们结婚了。   在妻子的督促下,杜洛阿加紧工作。根据众议员拉洛史向玛德来因提供的消息,杜洛阿夫妇炮制了一篇攻击现内阁的文章,引起了众议院的骚动。
      报社老板庆贺执笔人的胜利,杜洛阿再次升迁。报社的同事开始用管森林的名字来叫他,这句刻薄话使得杜洛阿渐渐生起气来。这是一种尖刻的嘲笑,等于说他的日常工作是老婆替他做的,正如她从前替管森林做一样。   杜洛阿又羞又恼,开始怀疑妻子让前夫戴过绿帽子,她既然欺骗了前夫,又怎样能够对她信任呢?他竭力抑制住自己的痛苦,心里想着:我倘若庸人自扰那才真笨,各人照顾自己,胜利是归于大胆人的。
      一切不过是从利已主义出发的,对于雄心和财产而抱的利已主义究竟比对异性和爱情而抱的利已主义价值得多。   洼勒兑尔太太邀请杜洛阿陪她们母女3人去看武术比赛,她用甜蜜蜜的大眼睛望着他,觉得杜洛阿的诨名“俊友”很可爱。杜洛阿陪着老板太太回去的时候,又看见她那有点不安的温存而又飘忽的眼光,心理想道 :鱼儿正咬着钩儿上的食呢。
       第二天他突如其来地向她表述痴迷的爱情,一贯忠于丈夫的老板娘抵抗不住他的猛烈攻势,做了他的情妇。   在摩洛哥事件上,杜洛阿夫妇大做文章,致使内阁改组,拉洛史当上外交部长。杜洛阿在报纸上领导了一场有利于新内阁的笔战,日报成了新内阁的代言机关。
      拉洛史是报纸的灵魂,杜洛阿是他的传话工具,玛德来因的客厅变为了权势者们活动的中心。这时,一个每周都来玛德来因家做客的伯爵去世了,他留下遗嘱把全遗产100万金法郎都赠予玛德来因。杜洛阿猜着了妻子跟伯爵之间不寻常的私人关系,遂要妻子同意分给他一半,才不作追究。
      这样他凭空有了50万金法郎,自以为是富人了。   在法国是否出兵征服摩洛哥的问题上,杜洛阿不相信政府会卷入这种冒险行动。拉洛史和报馆老板暗中操纵一切,把法国占领摩洛哥的计划瞒着杜洛阿,秘密经营在摩洛哥的铜矿买卖和土地买卖。
      法国终于征报了摩洛哥,在这场像下了一阵金雨的政治买卖中,拉洛史大发横财,报馆老板赚了5000万法郎。杜洛阿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心里恨死了拉洛史和老板。   洼勒兑尔太太的畸形恋情很快就倒了杜洛阿的胃口,他用种种披着尊敬外衣的狠心态度去折磨她,企图摆脱她。
      同时他和马莱勒太太的恋情反而增长了,他俩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出自上流社会游荡者的冒险种族。   报馆老板成了万能的资本家,杜洛阿去参加了他在新宅举行的油画展览。人们称赞杜洛阿和老板的小女儿、洋娃娃般美丽的西茶茵是漂亮的一对。他后悔当初没有娶她,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暴发致富的门径就是与西茶茵做夫妻,可是他的妻子成了他的绊脚石。
      他看见玛德来因和拉洛史挽着胳膊的新热样子,心里充满了妒恨,他要用小小的西茶茵做赌注,赢得一个辉煌的好局面。   他表面敷衍着马莱勒太太和老板娘,暗中加紧追逐情妇的小女儿。他略施手腕,探出了少女对他的爱慕,于是央求她不要答应任何求婚者,略微等待他一下。
      经过多日的监视跟踪,杜洛阿叫来了警察,当场捉住了通奸的玛德来因和拉洛史。   杜洛阿离了婚,他引诱西茶茵一道私奔,迫使老板应允了婚事。两个月后,他荣任报社总编辑。在一个睛朗的秋日,杜洛阿和西茶茵在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既是母亲又是情妇的老板娘面对此景发出了悲泣。
      杜洛阿眼望参观典礼的群众,觉得自己变成了世界的主人和统治者,确信自己不久就会跳到众议院里去。他的思想慢慢回溯到往事,眼前飘动着他心爱的情妇马莱勒太太的影子:她正对着镜子整理鬓角连连那些在起床后散乱的浅色卷发 俊友  第九章精彩片段   杜·洛瓦和苏珊走在后边。
       同众人拉开一段距离后,杜·洛瓦压低嗓音向苏珊说道: “苏珊,我爱你。为了你,我现在已是神魂颠倒。”   “我也一样,漂亮朋友,”苏珊说。“要是我不能把你娶过来,”杜·洛瓦又说,“我想我会离开巴黎,离开这个国家的。”“你为何不同我爸爸去说,他或许会同意的。
      ”   杜·洛瓦作了个不耐烦的动作:“我已经对你说过不下十次了,这完全是徒劳。你父亲不仅会将我赶出报馆,而且会从此不许我进你家大门一步。这样一来,我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你了。因此,我若按常规去向你父亲说出我的想法,等待我们的肯定是这种结局。他们已将你许给德·卡佐勒侯爵,就差你点头同意。
      他们在等待着这一天。”   “那该怎么办呢?”苏珊问。杜·洛瓦从侧面瞟了她一眼,有点吞吞吐吐:“你是爱我爱得了不得,什么事也敢去做吗?”“当然,”苏珊不假思索地说。“不管它看来是多么地荒唐?”“是的。” “不管它看来是多么地违背人之常情?” “是的。
      ”   “这么说,你也敢同你父母对着干?” “是的。” “真的吗?” “当然。” “那好,现在唯一的办法是,由你来采取行动,而不是我。他们对你一向非常娇惯,什么都依着你。因此,你若有什么非同寻常之举,他们是不会奇怪的。听着,今晚回去后,你先去你母亲房内,对她说你要嫁给我。
      她一定会感到意外而大为光火……”   “哪里,她会同意的,”苏珊打断了他。“不,”杜·洛瓦接着说道,“你对她并不了解。她的反应一定比你父亲还要激烈,肯定是坚决反对。你可要顶住,决不让步。你就说,除了我,你谁也不嫁。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能做到。
      ” “从你母亲房内出来,你再去找你父亲,郑重其事而又非常坚决地把同样的话对他复述一遍。”   “好的,然后呢?”“然后就事关重大了。亲爱的苏珊,要是你确实真的决心已定,非我不嫁……我打算……带你私奔!”   “私奔?” 苏珊高兴得差点拍起手来,“啊, 这该多有意思!什么时候私奔呢?”转眼之间,她在书上读到过的许多古往今来富于诗意的诱人冒险故事,如夜间出走、乘车远逃和投宿野店,纷纷涌现于她的脑际。
      这迷人的梦境,如今就要成为现实了。她因而又急切地问道:“我们哪天走呢?”   “就在……今天晚上,”杜·洛瓦低声答道。“咱们去哪儿?”苏珊激动得一阵战栗。“这我马上还不能讲。你现在要做的是,对自己的行动好好考虑一下。你应当知道,一旦走出家门,你就只能嫁给我了。
      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而且这对你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我决心已定……”苏珊说,“你就说吧,我去哪儿同你会面?”“你能一个人从家里出来吗?”“能。有扇小门,我知道怎样开。”   “那好。午夜时分,待守门人睡下后,你悄悄走出来,到协和广场来找我。
      我乘坐的马车就停在紧对着海军部的广场上。”“好,我一定来。”   “真的?”“当然是真的。” 杜·洛瓦拿起苏珊的手,紧紧地握着: “啊!我是多么地爱你!你真好,也真勇敢,这么说,你是不想嫁给德·卡佐勒先生了?”   “是的。”“你父亲听你说出这个意思时,他是否气得不得了?”“我想是的,他说要把我送到修道院办的寄宿学校里去。
      ”   “ 你看,这种事情来不得一点心软。” “ 我不会心软的。” 苏珊两眼看着远处辽阔的天际,心里却被私奔的念头完全占据。她将同他一起……走到比这天际更远的地方……她竟也会私奔!……心里为此而感到无比的荣耀。至于这样做会对她的名声造成怎样可怕的后果,她是不管的,甚至完全懵然无知。
       瓦尔特夫人这时转过身来,向她喊道:“到这儿来,小苏珊,你在同漂亮朋友说些什么?”他们俩于是赶上了众人,大家在谈论着不久将要去的海滨浴场。为了不走同一条路,一行人踏上了经沙图返回巴黎的归程。途中,杜·洛瓦始终一言未发。他想,要是苏珊确能拿出一点勇气的话,他是定会成功的。
      三个月来,为了引诱她,征服她, 他一直柔情蜜蜜, 对她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使她爱上了他,而这正是他这位情场得意的老手所擅长的。   他首先让她拒绝了德·卡佐勒先生的求婚,现在又让她答应和他私奔,因为这是他所能求助的唯一办法。他知道,瓦尔特夫人是决不会同意将女儿嫁给他的。
      她还在爱着他,而且会永远如此,其一片真情,简直难以理论。为遏制她的感情,他对她始终若即若离。他感到,她虽然正为自己的满腔激情无以满足而深深苦恼着,但她决不会就此罢休,更不会让他娶她的女儿苏珊。可是他一旦将苏珊从家里弄出来而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可同她父亲平起平坐,进行谈判了。
         心里想着这些,他对别人此时同他说的话语,自然也就未能听进多少,因此只是哼哼而已。车到巴黎,他才从这沉沉思绪中摆脱出来。苏珊也陷入了沉思。耳边时时回荡的马铃声,使她觉得仿佛走在一条漫无尽头的大路上。大地洒满银白的月光,路旁是黑魆魆的丛林和不时出现的乡村客店。
      马夫们每次更换马匹都是那样匆忙,因为不言而喻,后面必定有人紧紧地追了过来。   马车驰进府邸大院后,主人要杜·洛瓦吃了饭再走,他谢绝了。回到住所后,他随便吃了点东西,把身份证找了出来,好像要出远门似的。接着,他整理了一下同各个方面的往来书信,把一些与己不利的信付之一炬,其他的信则藏了起来。
      将这一切都办妥后,他坐下来给朋友写了几封信。这当儿,他不时地往墙上的挂钟瞟上一眼,心下想道:“那边一定闹得不可开交了。”想到这里,他又有点不安起来,不知道自己的苦心孤诣最后会不会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一转念,他又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失败,他杜·洛瓦总会有办法对付的。
         不过话虽如此,今晚这场冒险实在非同寻常。十一点左右,他出了家门,在马路上溜达了一会儿,便叫了辆出租马车,到了协和广场,在距海军部门外拱廊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每隔一会儿,他便划根火柴看看表。时间已临近午夜,他越来越坐立不安,不时将头伸向车窗外张望。
         远处一座大钟敲了十二下,接着是近处的一座隆隆作响。不想此钟的钟声刚落,又有两座同时响了起来。最后则是很远很远的一座又响了一阵。现在,钟声已全部停息,杜·洛瓦不由地心想:“完了,她没有来,也不会来了。”他决心等下去,哪怕是等到天明。
      决不可在这时候匆匆离去。   不久,耳际传来钟打十二点一刻的声响,接着是十二点半和十二点三刻。到一点钟时,各处的大钟又像刚才报告午夜已到时那样,相继敲了一下。此时此刻,杜·洛瓦对苏珊的到来是不抱任何希望了,虽然他仍坐在那里,绞尽脑汁猜想她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不想就在这时,车门边突然伸进一个女人的脑袋,向里边问道:“是你吗,漂亮朋友?”   杜·洛瓦猛的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苏珊,是你?” “对,是我。” 他拧了半天,才将门把拧开,说道:“啊!……你来了…… 你来了……快上来。” 苏珊跳上车,一下扑在他的怀内。
      他随即向车夫喊了一声,车子也就启动了。苏珊仍在喘息,没有言语。   “来,把经过情况给我讲讲,”杜·洛瓦说。“啊!可怕极了,特别是在我妈那里,”苏珊气弱声嘶。“是吗?你妈怎么啦?她说了些什么?快告诉我。”杜·洛瓦慌乱不已,周身颤抖。“啊!真是太可怕了。
      我走进她的房内,把准备好的那番话对她讲了讲。她立刻脸色煞白,向我嚷道:‘不行,绝对不行!’我哭了起来,气愤得很,说我非嫁你不可。我看她那样子,马上就会动手打我,简直像疯了一样。她说明天就将我送进寄宿学校, 那气势汹汹的样子, 我从未见过。这时候,爸爸来了,听她说了许多颠三倒四的话,爸爸倒没有像她那样发火,不过他说,你同我家是不相宜的。
       “见他们如此反对,我也发起火来,叫的比他们还响 。

    风***

    2005-07-13 13:34:15

其他答案

    2005-07-13 15:01:24
  • 不清楚.

    t***

    2005-07-13 15:01:24

  • 2005-07-13 14:07:55
  • 《阿拉达》描写的是北美印地安部落发生的一场爱情悲剧。作者旨在赞美宗教,宣扬远离文明社会的思想,并且抒发了没落贵族的悲观厌世的情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只有3个,而且是以男主人翁夏克达斯自述形式来描述,但故事紧凑,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作品中穿插了许多印地安的风俗以及北美的风光,富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和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浓烈的宗教神秘色彩。

    f***

    2005-07-13 14:07: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