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ABS系统是什么?

首页

ABS系统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5-24 23:28:38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属于汽车的主动安全系。ABS系统的配置,既可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打滑)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持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性,从而大大增强了行车安全性。其主要工作原理是:ABS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对相应车轮的转速进行实时监测,当某一车轮出现抱死倾向时系统立即响应,通过减小相应车轮的制动力来消除即将发生的抱死现象。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向市场以来,ABS系统迅速流行普及起来。现在大多数轿车和MPV已经将全四轮ABS系统列为标准配置;此外,大部分皮卡车采用的是旨在提高转向性能的后两轮ABS系统的经济型配置。 图示表明ABS的配备,可以有效避免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从而保持了车辆紧急制动时的转向操纵性。
       不可笃信的ABS 虽然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了ABS系统确实可以提高车辆制动工况下的转向操纵性及行车稳定性,但是其可以产生的最大制动力和抓地力仍受限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如果在刹车的同时进行转向操作,那么车辆的抓地力必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制动,另一部分则用于转向。
      例如,当车辆需要50%的抓地力用于转向时,则其制动力仅为抓地力的50%;当需要10%的抓地力转向时,制动力为抓地力的90%。此外,由于车辆所能够产生的抓地力与路面的现时状况及天气情况有直接关系,其在干燥路面上产生的抓地力远远大于其在碎石路、沙土地、冰雪道、铁轨带、积水洼以及下水道盖上时所能够产生的抓地力。
      所以驾驶者必须综合天气和道路等实际行车工况谨慎行车、安全驾驶。 传统的制动系统与配备ABS的制动系统制动距离的比较如下:   1.在干燥路面上,两者的制动距离基本上相同。   2.在碎石、潮湿或雪地等路况下,配备ABS的制动系统避免了车轮制动抱死,旋转的车轮在以上低摩擦系数的路面上行驶时易产生类似的“滑水”现象,从而降低了抓地力;但是未配备ABS的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车轮抱死,产生了类似的“犁地”效应,抓地力有所增强,所以在上述路况下的紧急制动,配备ABS的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可能长于传统的制动系统。
         综上所述,ABS并非专为减小制动距离而设计的,并不能完全实现驾驶者“一刹就停”的愿望。 ABS的使用 型号或类型不同的ABS进入工作状态的表征方式也有所差异,主要有如下几种现象:嘎吱嘎吱的噪声;制动踏板有急促的脉动;制动踏板有周期性的发软感;制动踏板发硬(有卡死的感觉);“Low Traction"警示灯亮。
       由于不同ABS表征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多异性,所以驾驶者必须熟悉所驾驶车辆的具体特性。驾驶者可以在空旷的停车场进行30km/h车速、转弯和直线行驶工况下的紧急制动,从而熟悉车辆在启动ABS系统后踏板的反应、制动系的响声及车辆的控制状况,并且还应该熟知其在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制动反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
       对配备ABS的车辆进行制动操作时,需要驾驶者施加在踏板上的制动力持续且稳定。即在未实现制动目的时,不要轻易将脚撤离踏板,更不要在需要制动时采取传统的点刹方式。 对配备ABS系统的车辆进行制动时,决不可采用传统的点刹方式,驾驶者施加在踏板上的制动力必须持续且稳定,直至达到制动目的为止。
      当ABS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驾驶者可能会感觉到踏板的脉动。这是由于启动的ABS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制动系统施加或泄压制动力时所产生的正常反应。 决不能将ABS系统启动后发出的声音与制动时的振鸣声混淆一谈。如果进行常规制动时车辆制动系仍然发出振鸣声,这就可能是刹车片发生了严重磨损,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如果每次制动时,踏板都会有脉动现象发生,那么就有可能是制动盘或制动钳发生了机械破损,务必及时修整或更换。
      大多数配备 ABS系统的车辆都已经在仪表板上安装了相应的警示灯。当启动车辆后,ABS警示灯闪烁数秒乃属于正常现象。如果ABS警示灯一直处于闪亮状态,则表明车辆ABS系统出现了故障。虽然此时传统的制动系统可以维持制动操纵,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及时就近诊治。
      如果制动警示灯处于闪亮状态,那么表明该车已经失去了制动能力,必须立即停止行驶,即便是送往附近的维修站,也必须进行拖车处理。 结束语 虽然ABS被称为行车“保护神”,但是也必须要遵循汽车动力学原理,也就是说,ABS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保证行车制动时的转向操纵性。
      所以装备ABS系统并不等于驾驶者就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了,只有同时具有必不可少的驾驶经验和警觉能力,才能真正保证行车安全。 。

    ★***

    2005-05-24 23:28:38

其他答案

    2005-05-25 21:15:29
  •     1、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力量,如果换装至另一辆车就必须改变它的线路设计和电瓶容量,没有通用性;机械式ABS的通用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用,可以从一辆车换装到另一辆车上,而且安装只要30分钟。
         2、电子式ABS的体积大,而成品车不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子ABS,相比之下,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   3、电子式ABS是在车轮锁死的刹那开始作用,每秒钟作用6~12次;机械式ABS在踩刹车时就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车速,每秒钟可作用60~120次。
         机械式ABS的适用特性需要事先设定,在积水路面、冰雪路面、沙石路面、沥青路面上,轮胎的摩擦系数不同,车速不同,需要的制动力也不相同。没有即时的测量回馈系统,只依靠预先设定的阕值,适用范围较窄,制动效果会有所降低。   在选购机械式ABS防抱死系统时应非常小心。
      仿造的ABS产品在外观上与真品大同小异,结构也一样,但劣质产品却难以长期承受刹车油的腐蚀与高压,时间一长橡胶还会老化变形,丧失应有的性能。真品的橡胶阀囊浸泡在刹车油中可承受每平方英寸11000磅的高压且长期不会发生变形。进口机械式ABS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国产的只要200多元,对于渴望拥有ABS系统的朋友来说,这一定是个好消息。
      

    拎***

    2005-05-25 21:15:29

  • 2005-05-25 10:26:29
  • 同意。

    外***

    2005-05-25 10:26:29

  • 2005-05-25 09:20:15
  • ABS是防止轮胎爆死的装置
    

    虎***

    2005-05-25 09:20:15

  • 2005-05-25 08:24:20
  •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
      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休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涤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是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等不断检铡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滑移率拢了解汽车车轮是否已抱死),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
      因此,ABS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而不会抱死,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

    s***

    2005-05-25 08:24: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改装 相关知识

  • 保养
  • 性能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