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古代为何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首页

中国古代为何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最近看<中国文化概论>.书上说"重农抑商"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那为什么这样能巩固专制统治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5-02 12:01:13
  •   ⑴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
       ⑵产生和发展: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大力推行;到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为突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想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⑶实质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了物质基础。
      西汉初期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汉初经济恢复与发展。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继续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的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
      如清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等。这就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

    z***

    2005-05-02 12:01: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