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心理科

有心理专家吗?救救我们!

悬赏分:0分
回答数:0
浏览数:1   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心理医生吗?  
 
我母亲今年八十了,和父亲住在家里.生有六个儿女,有在国外的,有在外地的,也有离他们不远的.六个儿女都很孝顺,希望父母身体健康. 

因各种情况,也不能常常回家,但每年过年只要有可能大家都尽量往家赶,挤车 花钱,扔下自己家的事不管,只想回去照顾他们几天,但回去后却很苦恼. 

问题是: 
我妈成天认定自己家的人偷她的东西,公开骂你.怎么都说不清楚,搞的家人(从父亲到儿女 女婿)人人自危,进退两难.说偷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毛巾啊 小孩衣服啊 窗帘啊用不上的东西.说丢什么给她买也不行. 

家里搞成这样,家人都很苦恼,又没有解决的办法,怎么办啊. 

有心理专家帮帮我们,让我的家庭和睦.  
 
c*** | 2008-05-07 09:38:40

好评回答

2008-05-07 10:15:57
健*** |2008-05-07 10:15:57 46 0 评论
      从你的叙述上和还有你母亲的年龄上来看,考虑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如有及早带她去就医为好,或是去专科医院检查。如果不是,你们也要多顺着母亲,毕竟人年纪大了吗,多多陪陪她,给她关心。
  下面关于这种病的相关的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
  老年痴呆(laonianchidai)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

查看全部>>

      从你的叙述上和还有你母亲的年龄上来看,考虑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如有及早带她去就医为好,或是去专科医院检查。如果不是,你们也要多顺着母亲,毕竟人年纪大了吗,多多陪陪她,给她关心。
  下面关于这种病的相关的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
  老年痴呆(laonianchidai)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迟钝或难以抑制、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言语认知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老年痴呆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老年痴呆症是静悄悄的疾病,没有痛痒等明显症状,早期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很多病人误认为这是正常的衰老,以致就诊率极低,常使病人错过有效治疗机会。

   一般上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60岁以后,起病隐潜,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慢慢地连远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
还有穿衣也很困难,或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
 
早期干预老年痴呆症可延缓其发生或发展5至7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可概括为10大警兆:

 顾前忘后 患者会忘记将饭菜端上餐桌,甚至忘掉已做好的饭菜。

 词不达意 患者可能连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忘记,或者不会使用适当的语句表达。 
 
 
   抽象思维能力丧失 患者常常忘掉自己设置的存折密码,自己的存款数额也忘得一干二净。 

  时间和地点概念混乱 患者可能在住所附近的街道、门栋迷路。 

  判断力降低 患者有可能彻底忘记由其看护的儿童而离家,或是轻易受骗上当。 

   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 在短时间内,行为、情绪可能从平静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或者拍案而起。 

  随手乱放物品 患者常会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位置,或将很多废品如废纸、布头当作宝贝珍藏。 

   失去主动性 常会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对人也不热情。 

  性格变化 患者的性格可能会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如疑神疑鬼、猜忌别人等。 

  转瞬即忘 患者常常忘事,事后再也想不起来,而且可能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掉了早先的答案。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8-05-07 16:34:35
  • 尽可能简化老人的生活环境.
    思*** | 2008-05-07 16:34:35 8 8 评论
    0/300
  • 2008-05-07 14:55:59
  • 这个我在电视上有看过跟你一样的母亲,她的状况是总觉得家里人偷她的的钱。你的母亲得的是老年痴呆症,得赶紧上医院去治疗。要不然的话你也会跟我上次看电视里的那个女儿一样成天被母亲当成贼一样的来防,不甚其烦哪!!
    令*** | 2008-05-07 14:55:59 27 5 评论
    0/300
  • 2008-05-07 10:06:06
  • 思维情感障碍。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的出现片断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夸大妄想等。 
    
    这是老年痴呆的部分症状表现 
    
    
    老年痴呆重在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疾病,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本已发育健全的大脑出现记忆、智能的严重...

    查看全部>>

    思维情感障碍。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的出现片断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夸大妄想等。 
    
    这是老年痴呆的部分症状表现 
    
    
    老年痴呆重在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疾病,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本已发育健全的大脑出现记忆、智能的严重衰退,而不是正常老化所应有的。
    
      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较高。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其他如外伤、中枢感染、中毒、肿瘤等也可引起痴呆。
    
      痴呆的发病多缓慢而渐进,主要表现包括记忆、智能的减退,定向力障碍,分析、判断力减退,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等。按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减少、易疲劳、头昏、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的表现往往不易辨别,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至中期则出现典型的痴呆症状,包括定向力障碍,尤以时间定向障碍最为多见,随病情发展,地点人物定向也减退,如不能辨认家人,在家中找不到卧室或厕所等;记忆力障碍,以瞬时记忆和近事记忆障碍为先导,进而出现远记忆力下降;智能障碍,患者的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均减退;精神症状,此期患者大多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如焦虑、抑郁、易激惹、欣快、情感失控等,夜间谵妄此期亦较多见;人格改变;行为障碍,如失眠、冲动、漫游等。到了晚期,患者多处于长期卧床状态,智能完全减退,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全丧失,情感淡漠,四肢常处于挛缩状态,可引出病理征,常伴有大小便失禁。
    
      目前虽然对本病尚无根治的办法,但已有多种药物可延缓本病的发展,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持他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的生活能力相适应,延缓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现象的出现。
    
      1.尽量保持患者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恒定不变,必须改变时要采用缓慢渐进的方式。痴呆患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差,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其不知所措,加速自理能力的下降。但现实生活中变化总是难免的,护理者应尽量使这一变化小一点、慢一点,并反复教导和训练患者适应新环境。
    
      2.提供适当的帮助。照料痴呆病人并不等于替他做一切事,那将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应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痴呆患者就是在做最熟悉的事情时,也可能遇到困难而产生挫折感,进而退缩回避,并最终丧失做此事的能力,适当的帮助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3.简单原则。生活是复杂的,不要试图训练痴呆患者去完成那些复杂的工作,如做饭、用洗衣机等,那只会加重他们的挫折感,引起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告诉他们在哪里上厕所、在哪里睡觉也许更重要。另一方面,在训练患者做那些简单的事情时,应使程序和步骤减到最少。
    
      4.耐心。由于痴呆患者理解力、记忆力减退,因此在接受指导时大多反应较慢,或因遗忘护理者的要求而停滞不动。护理者需不急不躁,多给患者一些时间,并心平气和地反复指导,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个体化。对痴呆患者的护理应根据其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并随着病情的改变而改变。
    
      6.自我调适。护理痴呆患者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社会支持,将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他们的情绪波动带给患者额外的压力。
    
      痴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1.漫游。多由于智力障碍、环境不熟悉、疲倦、紧张焦虑、意识障碍等原因引起。而夜间漫游则主要与患者在黑暗环境下丧失空间定位能力有关。护理对策包括给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如无障碍的场地、有明显标志物的居室等,且标志物应选用患者最熟悉的东西。为患者安排一些有计划的活动,也可以减少患者的漫游,并可改善患者的社交活动能力,增进其愉快感和自我表现感,这些活动应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往的生活经历,以便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自我照顾能力丧失。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反复指导和反复训练患者,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的个人生活能力。另一方面,又要从冷暖饥饱等各个方面替患者考虑周到。
    
      3.大小便失禁或生活能力差。痴呆患者大小便失禁,往往增加感染和发生皮肤病的危险。护理对策包括提供明显的入厕标志,将厕所设在患者生活区的附近,定时提醒患者如厕,重新训练大小便习惯等等。
    
      4.进食障碍。痴呆患者常有拒食、贪食、随手乱抓东西吃的情况。照顾好患者的进食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方法一般包括定时进餐,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根据患者的喜好安排食谱,以免引起拒食。喂饭时要慢一些,以便患者有时间充分咀嚼食物。
    
      5.性行为异常。性行为脱抑制(手淫)的情况在男性痴呆患者中更为多见,这可能是患者最后的快乐所在,与其制止,不如提供一个更为合适的环境或场所,允许他们有所发泄。
    
      6.精神症状。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时,不要与其争辩,可设法转移其注意力,再耐心解释,同时及时找精神科医生诊治。对于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仍以疏导、解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为主,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应用镇静药物控制,同时应分析并找出引起患者不愉快的原因,防止再发生。
    
      7.失眠。患者认知障碍严重时,常白天休息夜间吵闹,使护理者疲惫不堪。处理的方法是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
    
      对痴呆护理者应进行专业培训,以加强他们应对痴呆患者的能力与技巧。对痴呆患者的照料要由患者家属、护理者及医生协作完成。减少护理者接触痴呆患者的非认知症状的时间,可通过护理者轮班工作,或采用让患者日间住院的办法,使护理者得以休息。可组织护理者的交流小组,定期活动,互相探讨护理痴呆病人的经验,互相鼓励并宣泄压力。 
    
     
    
    圆*** | 2008-05-07 10:06:06 40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