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如何排解心理压力

如何排解思想负重压力呢?

我经常会无端端的给自己增加压力,搞的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何去何从。
自*** | 2007-11-18 01:18:19

好评回答

2007-11-18 07:52:32
心*** |2007-11-18 07:52:32 82 18 评论
我给您推荐一种消除负面思想使自己达到平静宽宏的技巧,当您“无端端的给自己增加压力,搞的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您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问是什么事让我“搞的自己喘不过气来”?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您判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它是一件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或者,它是一件已经发生过或者是您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您把苦恼和痛苦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可以使您发现此时此...

查看全部>>

我给您推荐一种消除负面思想使自己达到平静宽宏的技巧,当您“无端端的给自己增加压力,搞的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您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问是什么事让我“搞的自己喘不过气来”?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您判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它是一件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或者,它是一件已经发生过或者是您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您把苦恼和痛苦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可以使您发现此时此刻的您所处的境况还不错,让您真正感到苦恼和痛苦的是您内心思考的方向,即前思后想的真正是过去和未来。这样有助于您把心思回转到此时此刻,并把心思真正投入到此时此刻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有之上。
其次问自己“我为什么紧紧抓住这个消极的感受而不放手呢?”这样就会让我们回转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我们心态的烦躁、痛苦和恐惧还是幸福、愉悦和快乐,说白了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个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以消极的心态在看待事物,一直让自己沉溺在沮丧和痛苦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受难的人。这就是说,您非常愿意享有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生活,而不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如果您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那么您就会摒弃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当然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也就会紧随您转变的心态而来。
最后您要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得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您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一种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将这种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追求到手。这时候您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把握此时此刻所具有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当然您的心态也就会把自己导向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之上来。如果您对某人生气或者与某人攀比让您沮丧和痛苦,那么您首先要让自己意识到:愤怒、沮丧和痛苦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极度紊乱之中,我所要的和不惜任何代价所追求的是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我知道愤怒、沮丧和痛苦与幸福、愉悦、快乐和爱不能同时存在,在此我必须要做一个抉择,对于我来说,我当然要选择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
您的朋友杨永龙相信您会这么去做的,当然我也相信您会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的!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11-18 02:02:33
  •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

    查看全部>>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会使人们的观点、态度、希望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出现情绪上波动和生理上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压力,不防问问下面这几个问题: 
    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焦虑、易怒。 
    睡眠品质较差、失眠,经常打哈欠、发困。 
    健康指数明显下滑,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头痛、胃痛、消化不良、溃疡、记忆力下降等。 
    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很难放松,腰酸背痛。 
    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波动大、情感倒错,对现状与未来常感到无能为力,有挫折、空虚的感受。 
    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快。说话冷言冷语,感情迟钝,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谈话都倾向负面的描述。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如果以上判断持肯定的占多数时,那就是一个警钟,是在压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的方法舒缓情绪,排解积累的压力。(1)面对现实,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2)宣泄法: 
    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喜怒不形于色”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办法。一位运动员受到教练训斥后很沮丧,不久引发了胃病,药物治疗也不见效。心理学家建议他在训练中把球当教练员的脸狠狠地打,采用此法后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这种不损害他人,又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的自我宣泄法,可以借鉴。 
    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简单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发牢骚、说怪话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泄应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而如果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即使他无法替你解决,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烦恼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个了,这时你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绪会一扫而光。 
    (3)注意转移: 
    其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理到缓解。例如,司马迁惨受宫刑而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歌德因遭遇失恋才写出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应该多接触令人愉快、使人欢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与其“不懈奋斗、孜孜以求”,最后“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不如潇洒一些,干点快乐的事。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时,不防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从前,有个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天不下雨,她就挂念卖雨伞的大儿子没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忧心开染房的二儿子不能晒布。后来,有个邻居对她说:“你怎么就不反过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儿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儿子就可晒布。”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愁眉不展。这个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极好诠释。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讲得更为明确。曾有一名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何在?”萧伯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说:‘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厄运的时候,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从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绪由“山穷水尽”转向“柳暗花明”摆脱烦恼。 
    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助你用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l*** | 2007-11-18 02:02:33 72 2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