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何谓战略纵深?有何意义?

首页

何谓战略纵深?有何意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19 20:21:12
      1-战略纵深是什么? 
    战略:简单点说就是运用所有可能的方法来达成战争的目的。 
    纵深:这里指作战部队由边界至中心的可运动的纵向深度。 
    战略纵深:大至的意思就是可做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 
    2-战略纵深的作用。 
    作用很明显,利用可用的空间对突进的敌军部队进行阻滞,扰乱,与其周旋等待敌弱我强的最佳时机,再决定是否要进行攻击以及攻击的程度。
       而且,部队再被快速击溃的情况下,大面积的缓冲区域能让军队有得以喘息的时间,并利用时间进行重新集结,修整部队,指挥部也有时间来考虑新的作战计划。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3-战略纵深的重要性。 有纵深的国家拥有比没有纵深的国家更大的对敌防御的缓冲地带,更大的缓冲区域使国家能在首次交锋失利后,得到更多的时间从惊慌中清醒,并着手开始计划更具远见的战略,而不仅仅是防御或反击这么单纯。
       在最初被敌军主动侵略而防守失利的情况下,敌军如果再让机动部队以闪电战方式突破前线,对战略要地进行快速穿插的话,没有一定纵深的国家很快就会在战略机动上处于下风。这会使得反击作战更为艰难,甚至流产。 有三个例子就是苏联和波兰还有中国。 (1)1939。
      09。01,德军南北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到09。09仅9天就兵临华沙城下,此时波军被德军闪电战打得兵败溃退,以没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战略部署。在“维斯瓦河弯曲部战役”中,6万多波兰军队被德军重重包围,无力突围被迫投降。三日后首都华沙被包围,由于突围无望,守军决定死守华沙城。
      到09。22已有30万左右波军被德苏俘虏,波兰主力以被殆尽,以没有了做战略部署的基本。09。27波兰首都华沙无力抵抗被迫投降。09。29波兰正式宣布投降。 (2)侵苏作战“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的数百个师团快速突破苏军前线向纵深穿插,只用了18天时间德国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向苏联境内推进了450/600/350公里不等,还使列宁格勒以及基辅处于威胁之中。
      但是苏联国土深远的纵深救了苏联人一命,德军部队最迟的在7月12日就停了下来,进行休整喘息,苏联除了将前线的部队进行整补调动,还立刻将自己50个师左右的战略预备队调往前线对德军攻势进行阻滞。在后方也有数百万的新兵入伍,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的战力,但在未来也足以磨掉德军的300多万前期精锐,将德国人拖进持久战的泥沼中。
       (3)1937年7月7日,日军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一部与中国军队的二十九军第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7月16日,日本集结五个师团超过十万人,辅以飞机坦克等技术兵器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十几天之内攻克北平、天津等地。8月,日军攻势受阻,中日两军在南口重地囤积大量兵力以待决战。
      8月20日,蒋介石对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部署,将精锐中央军都调向华中,企图围歼驻留上海的6000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第3舰队的舰艇部队,并希望将日本的援兵和主力吸引至华中,防止其再向华北增兵。 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超过十万人和数百的技术兵器,而整个淞沪战场中方集结兵力四十余万。
      直到11月20日,日军占领上海,其间日军成立了华中方面军,精锐部队已达30万以上。中国开始战略撤退。 此时在华北的日军已经已经被调走了大部分兵力至华中,日本的关东军等其他军队大部也被牵制在华北(也有苏联的原因),日军主力困于华中华南,中国将主战场摆在南方的战略企图已经达到,日军将在往后八年的拉锯战中吃到苦头,直到最终被击败。
       。

    阳***

    2019-02-19 20:21:12

其他答案

    2019-02-19 20:01:16
  •   战略纵深一词具体是谁提出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战略纵深理解为回旋的余地是可以的。只是还不够具体,这个词可以分成两部分:战略、纵深。
    在以前的战争中,战争的形式多为线性战争,即在战场上双方会各自占据一定的区域形成对峙。而纵深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在整个战场上,在战线或是占据区域交界线两侧,往后推属于自己的区域的深度或是整个战场上己方可以活动的区域的深度(活动范围的大小)。
       而加上战略就可以理解为自己实现战略目的的活动空间的大小。 在线性战争时代,战略纵深是非常重要的。大的战略纵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对方的兵力密度降低,而这对于在战略上占主动的一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迟滞敌人的进攻为组织防御争取空间,也可以使己方有足够的空间来通过“以空间换优势”消磨对方的进攻力量。
      而一旦达到目的,在敌人占领了足够多的空间之后,伴随而来的就会是用于防守的兵力越来越多,用于保护补给线的力量越来越多。用于进攻的兵力也就少了,组织不了大规模的进攻。战线就会稳定下来。同时,敌人的后方力量也回因为要维持战线而相对薄弱。己方的回旋余地也就会不仅仅是战线己方一侧了。
      而原来的进攻一方因为兵力补给的相对困难而被拖跨。

    天***

    2019-02-19 20:01:16

  • 2019-02-19 19:55:01
  •   1-战略纵深是什么? 
    战略:简单点说就是运用所有可能的方法来达成战争的目的。 
    纵深:这里指作战部队由边界至中心的可运动的纵向深度。 
    战略纵深:大至的意思就是可做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 
    2-战略纵深的作用。 
    作用很明显,利用可用的空间对突进的敌军部队进行阻滞,扰乱,与其周旋等待敌弱我强的最佳时机,再决定是否要进行攻击以及攻击的程度。
       而且,部队再被快速击溃的情况下,大面积的缓冲区域能让军队有得以喘息的时间,并利用时间进行重新集结,修整部队,指挥部也有时间来考虑新的作战计划。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3-战略纵深的重要性。 有纵深的国家拥有比没有纵深的国家更大的对敌防御的缓冲地带,更大的缓冲区域使国家能在首次交锋失利后,得到更多的时间从惊慌中清醒,并着手开始计划更具远见的战略,而不仅仅是防御或反击这么单纯。
       在最初被敌军主动侵略而防守失利的情况下,敌军如果再让机动部队以闪电战方式突破前线,对战略要地进行快速穿插的话,没有一定纵深的国家很快就会在战略机动上处于下风。这会使得反击作战更为艰难,甚至流产。 有三个例子就是苏联和波兰还有中国。 (1)1939。
      09。01,德军南北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到09。09仅9天就兵临华沙城下,此时波军被德军闪电战打得兵败溃退,以没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战略部署。在“维斯瓦河弯曲部战役”中,6万多波兰军队被德军重重包围,无力突围被迫投降。三日后首都华沙被包围,由于突围无望,守军决定死守华沙城。
      到09。22已有30万左右波军被德苏俘虏,波兰主力以被殆尽,以没有了做战略部署的基本。09。27波兰首都华沙无力抵抗被迫投降。09。29波兰正式宣布投降。 (2)侵苏作战“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的数百个师团快速突破苏军前线向纵深穿插,只用了18天时间德国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向苏联境内推进了450/600/350公里不等,还使列宁格勒以及基辅处于威胁之中。
      但是苏联国土深远的纵深救了苏联人一命,德军部队最迟的在7月12日就停了下来,进行休整喘息,苏联除了将前线的部队进行整补调动,还立刻将自己50个师左右的战略预备队调往前线对德军攻势进行阻滞。在后方也有数百万的新兵入伍,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的战力,但在未来也足以磨掉德军的300多万前期精锐,将德国人拖进持久战的泥沼中。
       (3)1937年7月7日,日军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一部与中国军队的二十九军第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7月16日,日本集结五个师团超过十万人,辅以飞机坦克等技术兵器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十几天之内攻克北平、天津等地。8月,日军攻势受阻,中日两军在南口重地囤积大量兵力以待决战。
      8月20日,蒋介石对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部署,将精锐中央军都调向华中,企图围歼驻留上海的6000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第3舰队的舰艇部队,并希望将日本的援兵和主力吸引至华中,防止其再向华北增兵。 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超过十万人和数百的技术兵器,而整个淞沪战场中方集结兵力四十余万。
      直到11月20日,日军占领上海,其间日军成立了华中方面军,精锐部队已达30万以上。中国开始战略撤退。 此时在华北的日军已经已经被调走了大部分兵力至华中,日本的关东军等其他军队大部也被牵制在华北(也有苏联的原因),日军主力困于华中华南,中国将主战场摆在南方的战略企图已经达到,日军将在往后八年的拉锯战中吃到苦头,直到最终被击败。
       。

    瞳***

    2019-02-19 19:55:01

  • 2019-02-19 19:53:44
  • 顾名思义。上海在打仗,南京,徐州这边就可以叫战略纵深。

    森***

    2019-02-19 19:53:44

  • 2019-02-19 19:36:35
  • 战略纵深是从地缘的角度说的。简单说,就是一国的战略地理回旋余地,其经济、人口、工业、农业是否因重心太靠边境、易遭受对手首次突袭而崩溃、瓦解,是否具有恢复、再动员的地理环境。如以色列,其国境最宽才100Km,一旦敌人攻入,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在60年代,搞的“三线建设”,也是把工业、农业、人口内迁,加大战略纵深,防止沿海、边境地区被袭后国家遭受致命损失。一般说,国土大则战略纵深大,是必要条件。但工业布局过分靠近边境则必然削弱其地理优势,不等于真正的纵深大。

    y***

    2019-02-19 19:36: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