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首页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1-25 14:09:06
    这个问题不知讨论了多少次了。
    论军事才能肯定是郭嘉。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谋无数,而且都是诡奇的险招,在曹操进退两难时,坚定他的信念一举歼灭吕布,“虚国远征”攻乌丸,让袁氏余党无立锥之地,是他用生命留给了我们“兵贵神速”这个词。
    反观诸葛,他是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发展蜀国,让一无所有的刘备得到了三分天下。但说到用谋略,抛却罗贯中给他加的“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甚至那场原本是周瑜为主角的“火烧赤壁”,他在谋略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一生谨慎,严于律己”的诸葛丞相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值得被记入史册的经典战例。如果有,那就是他六次北伐无功而返。 
    两人各有所长,郭嘉是军事奇才;诸葛是个全才,但军事谋略不如郭嘉。
    

    孔***

    2019-01-25 14:09:06

其他答案

    2019-01-25 14:32:58
  •   -----我投诸葛亮一票-------
    军事才能:郭嘉=诸葛亮,半斤八两,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诸葛亮是天才、全才;
    郭嘉是鬼才;
    诸葛一生唯谨慎,善用正兵,虽胜而无高效益。
    郭嘉常出诡奇的险招,高风险有高回报,郭嘉赢得精彩。
    评价:不败的诸葛,妙胜的郭嘉;
    若诸葛亮与郭嘉领兵对决:我投诸葛亮一票。
       理由如下: 1。郭嘉未领过兵,谋士与主帅不同,有主意就说,没有主意就不说,也 不用考虑万一失误,如何善后。主帅则要对方方面面都清楚,考虑周到,事事作出决断。主帅日理万机,谋士日理一机,日理万机与日理一机质量是不一样的。 2。郭嘉常赢得精彩,这就象下棋,精彩的杀法往往是对手“配合的好”。
      “虚国远征”攻乌丸,是刘表、乌丸首领“配合的好”,若是换了对手。。。。。。???? 郭嘉常出险招,若遇高手识破计谋,结果可想而知。 若曹操为主帅,郭嘉为谋士与诸葛亮为主帅兼谋士领兵对决,另当别论。(平手)。

    q***

    2019-01-25 14:32:58

  • 2019-01-25 14:14:37
  • 鬼才郭嘉,神算孔明,各有千秋,谁胜谁负,为天知晓。 
    历史既然给了我们着个悬疑,就是要我们去猜测,就像李元霸不死,李渊会让三王打到潼关吗?(如果认为回答的好还请各位支持!)

    杨***

    2019-01-25 14:14:37

  • 2019-01-25 13:48:24
  •       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足智多谋,长期追随左右,出谋划策,供给卓著,曹操常常问计与他,郭嘉三十八岁时病死,令曹操十分痛惜。
      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初到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   郭嘉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所以当时并不知名,只是有见识的人赏识他,智谋之士是不是多谋,能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信赖,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中国兵法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这,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然而君主对智谋之士的信赖,智谋之士对君主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智谋之士要多谋,谋划国家安危大计,遇见事态发展大势,消除隐患于未发之际,匡正君主之过失,解决疑难问题,辅主正确决策,君主要善任,以至诚之心待智谋之士,隆礼重义,勿施以欺诈,君无礼遇则智谋之士不至,君不诚挚则智谋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谋之士,能否得到智谋之策全在于君主对治世大道的追求。
         郭嘉是历史罕见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学问家深入研究,艺术家大书特书的人物。   当初他北上晋见袁绍,袁绍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他向曹操进言,论断曹操十个方面胜过袁绍“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公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袁绍割据一放,逆历史潮流而动,公顺应统一大势,奉天子以率天下。
         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治危局,公拨乱反正,以严治政,上下皆循法度。   袁绍外表宽宏大量,内心量小忌贤,所任用这唯其亲戚子弟,公外表简单严肃,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问远近,唯才是举。   袁绍多谋少决,往往事后才能意识到应当采取的策略,公谋顶即行,应变无穷。
         袁绍沽名钓誉,喜欢听奉承话,那些能言善变外表上看得才兼备而干不了实事的人多归之,公以诚带人,不务虚名,以俭率下,有功必赏,那些有真知卓识,真才实学的人都愿意为公所用。   袁绍见到饥寒之人怜悯益于颜色,却不考虑那些从未见到的贫困百姓,谋划救国辅民的大计,公对眼前小事有忽略,对待大事从不含糊,,思虑所及不限于直接接触的人,恩德加于四海。
         袁绍不会用人,大臣之间争夺权利,疑惑丛生,工用人得法,使人各尽其力,不能相互倾扎。   袁绍以亲疏定是非,赏罚不明。工是非分明,赏罚有道。   袁绍声众势强,但是不懂得兵法要领,公精通兵法,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   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的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出则同车,入则同帐。
         曹操评价郭嘉忠诚善良,智慧渊深,品性美好,通达事理,过绝于人。有人曾经非议郭嘉“不治行检”,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见其有大丈夫意气,愈发的敬重于他。   郭嘉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到: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更加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郭嘉的十圣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公元207年,一直不走运的刘备,终于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取得了用武之地,刘备不但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地盘还越做越大,最后和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而曹操却开始走下坡路,这和一个人的去世有关。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的力量变的强大起来,这不难理解,那为什么曹操集团中一个人的英年早逝竟然会使曹,刘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是曹操实现统一中国的理想变得困难起来,这个人是谁,他真的对曹操这么重要吗? 在建安十二年,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一年的七月,曹操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了,第二件事是诸葛亮走出了隆中来到了刘备身边。
      这一下子刘备时来运转,咸鱼翻身。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而郭嘉的去世也是原因之一。刘备的竞争对手是曹操,刘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曹操的力量,也就是说他们俩斗争的胜负在于他们力量的对比。而力量的变化呢,无非是此长彼消,或者是此消彼长,诸葛亮来到刘备身边,使刘备“长”,同时意味着曹操“消”,郭嘉去世,意味着曹操“消”,同时意味着刘备“长”。
      就是诸葛亮出山和郭嘉去世这两件事都让刘备赚了,曹操亏了。 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能和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相提并论吗? 郭嘉对于曹操有那么重要吗? 是的,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极为重要,自从郭嘉来到曹操身边以后到去世,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凯歌,成功的平定和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也彻底消灭了袁绍家族的力量。
      在郭嘉去世后,曹操有一次在赤壁遭到了迎头痛击,打了败仗,船烧了,人撤了,这个时候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就是,如果郭嘉还在的话,怎么会使我落到这个地步呢。 曹操有很多谋士,谋士门也都在尽心尽责的出谋划策,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曹操为什么还要哭郭嘉,并且说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句话。郭嘉和别的谋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曹操为什么如此看重郭嘉呢? 这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特别在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郭嘉的特点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而他还看透了人,他最早看透的是袁绍,知道他成不了大气候,所以投奔了曹操。
      他后来看透了吕布,曹操征吕布的时候,眼看胜利的时候,曹操准备撤兵,郭嘉要他打下去,后来把吕布灭掉了。他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他几乎把曹操所有的敌人都看透了,而且他也看清了自己的主人。 郭嘉对于曹操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郭嘉来到曹操身边后,曹操一路凯歌。
      伐吕布,战袁绍,征乌丸, 一切都很顺利。成功的平定和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这里面郭嘉的建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确实可以跟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相提并论。而郭嘉的去世也确实是影响到了曹操集团的发展。 。

    杨***

    2019-01-25 13:48:24

  • 2019-01-25 13:42:05
  • 论军事才能肯定是郭嘉。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谋无数,而且都是诡奇的险招,在曹操进退两难时,坚定他的信念一举歼灭吕布,“虚国远征”攻乌丸,让袁氏余党无立锥之地,是他用生命留给了我们“兵贵神速”这个词。
    诸葛亮只是治国方面好些罢了

    放***

    2019-01-25 13:42: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