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首页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郭嘉与诸葛亮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畴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9 23:07:20
    这个问题不知讨论了多少次了。
    论军事才能肯定是郭嘉。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谋无数,而且都是诡奇的险招,在曹操进退两难时,坚定他的信念一举歼灭吕布,“虚国远征”攻乌丸,让袁氏余党无立锥之地,是他用生命留给了我们“兵贵神速”这个词。
    反观诸葛,他是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发展蜀国,让一无所有的刘备得到了三分天下。但说到用谋略,抛却罗贯中给他加的“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甚至那场原本是周瑜为主角的“火烧赤壁”,他在谋略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一生谨慎,严于律己”的诸葛丞相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值得被记入史册的经典战例。如果有,那就是他六次北伐无功而返。 
    两人各有所长,郭嘉是军事奇才;诸葛是个全才,但军事谋略不如郭嘉。
    

    N***

    2006-08-29 23:07:20

其他答案

    2006-09-13 13:42:23
  • 历史上,诸葛亮是宰相之才,善于治国,
    郭嘉是第一谋士,智计无双
    论军事才能,当推郭嘉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行兵布阵,非诸葛所长
    而小说三国演义,有意美化诸葛,写成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
    一方面是小说的虚构手法,另一方面,也满足民众对于诸葛亮人品才华,鞠躬尽瘁的忠诚的崇拜景仰的心理.正如鲁迅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笨***

    2006-09-13 13:42:23

  • 2006-09-09 14:25:45
  • 应该旗鼓相当吧!各有千秋,难于分晓!

    2006-09-09 14:25:45

  • 2006-09-08 14:55:57
  • 郭嘉为谋士,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罢了。郭嘉的军事才能明显是高于诸葛亮,他的才能上面的人都说了。关于诸葛亮,有人说他军事很厉害,其实不然,比如,攻打益洲最大的功臣是庞统,不是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是“多智近似妖”的人。但是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蜀国成了三国中经济实力最好的国家。所以,后来居然是占领的一个洲的蜀国主动进攻占领天下9个洲的魏,而且一直都是蜀国占优势,魏劣势,直到诸葛亮逝世。至于蜀国的灭亡主要是黄浩瞒报军情,耽误了姜违的营救时间,确实是让人可惜。
    参考文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大传》

    y***

    2006-09-08 14:55:57

  • 2006-09-08 13:20:14
  • 无法比较,他们没较量过

    x***

    2006-09-08 13:20:14

  • 2006-09-08 12:28:55
  •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如他自己的政治才能

    К***

    2006-09-08 12:28:55

  • 2006-09-08 10:41:41
  •   -----我投诸葛亮一票-------
    军事才能:郭嘉=诸葛亮,半斤八两,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诸葛亮是天才、全才;
    郭嘉是鬼才;
    诸葛一生唯谨慎,善用正兵,虽胜而无高效益。
    郭嘉常出诡奇的险招,高风险有高回报,郭嘉赢得精彩。
    评价:不败的诸葛,妙胜的郭嘉;
    若诸葛亮与郭嘉领兵对决:我投诸葛亮一票。
       理由如下: 1。郭嘉未领过兵,谋士与主帅不同,有主意就说,没有主意就不说,也 不用考虑万一失误,如何善后。主帅则要对方方面面都清楚,考虑周到,事事作出决断。主帅日理万机,谋士日理一机,日理万机与日理一机质量是不一样的。 2。郭嘉常赢得精彩,这就象下棋,精彩的杀法往往是对手“配合的好”。
      “虚国远征”攻乌丸,是刘表、乌丸首领“配合的好”,若是换了对手。。。。。。???? 郭嘉常出险招,若遇高手识破计谋,结果可想而知。 若曹操为主帅,郭嘉为谋士与诸葛亮为主帅兼谋士领兵对决,另当别论。(平手)。

    天***

    2006-09-08 10:41:41

  • 2006-09-03 22:59:05
  •  郭嘉是个谋士,诸葛亮是个实干家。诸葛亮让刘备的一群残兵变成了一群数次讨伐曹操的精兵,所以,诸葛亮更胜一筹。

    z***

    2006-09-03 22:59:05

  • 2006-09-01 12:00:15
  • 郭嘉

    狄***

    2006-09-01 12:00:15

  • 2006-09-01 09:06:37
  • 从历史上的评价和他们所出谋现策的这些战役所体现的含金量以及历史意义,毫无疑问是诸葛亮。

    心***

    2006-09-01 09:06:37

  • 2006-08-30 16:54:12
  • 论军事才能肯定是郭嘉。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谋无数,而且都是诡奇的险招,在曹操进退两难时,坚定他的信念一举歼灭吕布,“虚国远征”攻乌丸,让袁氏余党无立锥之地,是他用生命留给了我们“兵贵神速”这个词。
    诸葛亮只是治国方面好些罢了

    小***

    2006-08-30 16:54:12

  • 2006-08-30 11:18:36
  •   不论是《辞海》还是《大英百科全书》或其他权威辞书,提到三国时代的军事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一是诸葛亮。对郭嘉只说他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
    首先:郭嘉带过兵吗?有过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著述吗?除了分析胜负大势外,他给曹操献过具体的作战方略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军事奇才、其军事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军事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军事奇才”了。
      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军事家,也没有人称其为“军事奇才”。一没有军事理论著述。二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便称之为“军事奇才”,实在是“军事奇谈”;而诸葛亮不仅有《南征》、《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军事理论著述,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弓箭等武器器材,更以书生身份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
      如此伟业居然被认为“军事才能平平”,真岂有此理; 其次,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而有人动不动就拿诸葛亮六次北伐未果来说事儿,这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北伐果真无功吗?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入寇;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
      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如果不是“星落秋风五丈原”,最终的胜负还很难说呢。《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
      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纵观曹操,尽管有众多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但一生也打了不少败仗,特别是灭袁绍、收荆州之后,其实力已是天下第一,尽管如此,还是遭遇了赤壁惨败,以后又在征汉中的作战中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失利于刘备。
      却没人因此否认曹操军事家的地位。而诸葛亮完全凭着自己个人的智慧,统帅千军万马东征西讨,更多的时候都处于以弱敌强之势,却依然能攻城略地斩将夺隘进退自如,怎么就“军事才能平平”呢?这也太双重标准了吧; 另外,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柚沽怂F涫担苷笥械奶锓帷⒕谑谏踔谅啦际窒碌某鹿疾槐裙尾睿怯鍪挛渲髯龅姆治觥⑻岢龅慕ㄒ橐捕甲既贰⒑芎茫弈卧堋⒙啦季敲髦鳎哉饧父瞿背嫉牟拍鼙缓笕撕雎粤恕9我埠谩⒓众家埠茫兄饕馑蔷涂梢韵虿懿傧准葡撞撸挥兄饕馑蔷涂梢约昕诓谎裕杂兴顺瞿被撸慰霾懿俦救艘彩亲阒嵌嗄薄V罡鹆猎虿煌醣复笫滦∏槎家始朴谥罡鹆粒罡鹆猎蛐朊壳蟊赜ΑJ胗攀肓樱共灰荒苛巳宦穑? 有人动不动就说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这更是荒唐之极:“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如此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
      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
      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受历史真实的影响更确切。
      毕竟,人家生活的年代比我们更接近于三国时期。 如果我们真的不满足于读《三国演义》而要探究所谓的“历史真相”,就应该去读更多的原著,不仅要看晋臣陈寿的《三国志》,还应该读读《裴松之注*三国志》、看《后汉书》、看《汉晋春秋》、看《世说新语》、看《资治通鉴》等等所有涉及三国的典籍。
      否则,如果仅满足于听人家的讲座,那得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能获得一点鹦鹉学舌的所谓“知识”。 。

    绿***

    2006-08-30 11:18:36

  • 2006-08-30 09:56:53
  •       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足智多谋,长期追随左右,出谋划策,供给卓著,曹操常常问计与他,郭嘉三十八岁时病死,令曹操十分痛惜。
      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初到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   郭嘉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所以当时并不知名,只是有见识的人赏识他,智谋之士是不是多谋,能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信赖,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中国兵法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这,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然而君主对智谋之士的信赖,智谋之士对君主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智谋之士要多谋,谋划国家安危大计,遇见事态发展大势,消除隐患于未发之际,匡正君主之过失,解决疑难问题,辅主正确决策,君主要善任,以至诚之心待智谋之士,隆礼重义,勿施以欺诈,君无礼遇则智谋之士不至,君不诚挚则智谋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谋之士,能否得到智谋之策全在于君主对治世大道的追求。
         郭嘉是历史罕见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学问家深入研究,艺术家大书特书的人物。   当初他北上晋见袁绍,袁绍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他向曹操进言,论断曹操十个方面胜过袁绍“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公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袁绍割据一放,逆历史潮流而动,公顺应统一大势,奉天子以率天下。
         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治危局,公拨乱反正,以严治政,上下皆循法度。   袁绍外表宽宏大量,内心量小忌贤,所任用这唯其亲戚子弟,公外表简单严肃,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问远近,唯才是举。   袁绍多谋少决,往往事后才能意识到应当采取的策略,公谋顶即行,应变无穷。
         袁绍沽名钓誉,喜欢听奉承话,那些能言善变外表上看得才兼备而干不了实事的人多归之,公以诚带人,不务虚名,以俭率下,有功必赏,那些有真知卓识,真才实学的人都愿意为公所用。   袁绍见到饥寒之人怜悯益于颜色,却不考虑那些从未见到的贫困百姓,谋划救国辅民的大计,公对眼前小事有忽略,对待大事从不含糊,,思虑所及不限于直接接触的人,恩德加于四海。
         袁绍不会用人,大臣之间争夺权利,疑惑丛生,工用人得法,使人各尽其力,不能相互倾扎。   袁绍以亲疏定是非,赏罚不明。工是非分明,赏罚有道。   袁绍声众势强,但是不懂得兵法要领,公精通兵法,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   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的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出则同车,入则同帐。
         曹操评价郭嘉忠诚善良,智慧渊深,品性美好,通达事理,过绝于人。有人曾经非议郭嘉“不治行检”,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见其有大丈夫意气,愈发的敬重于他。   郭嘉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到: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更加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郭嘉的十圣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公元207年,一直不走运的刘备,终于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取得了用武之地,刘备不但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地盘还越做越大,最后和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而曹操却开始走下坡路,这和一个人的去世有关。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的力量变的强大起来,这不难理解,那为什么曹操集团中一个人的英年早逝竟然会使曹,刘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是曹操实现统一中国的理想变得困难起来,这个人是谁,他真的对曹操这么重要吗? 在建安十二年,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一年的七月,曹操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了,第二件事是诸葛亮走出了隆中来到了刘备身边。
      这一下子刘备时来运转,咸鱼翻身。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而郭嘉的去世也是原因之一。刘备的竞争对手是曹操,刘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曹操的力量,也就是说他们俩斗争的胜负在于他们力量的对比。而力量的变化呢,无非是此长彼消,或者是此消彼长,诸葛亮来到刘备身边,使刘备“长”,同时意味着曹操“消”,郭嘉去世,意味着曹操“消”,同时意味着刘备“长”。
      就是诸葛亮出山和郭嘉去世这两件事都让刘备赚了,曹操亏了。 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能和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相提并论吗? 郭嘉对于曹操有那么重要吗? 是的,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极为重要,自从郭嘉来到曹操身边以后到去世,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凯歌,成功的平定和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也彻底消灭了袁绍家族的力量。
      在郭嘉去世后,曹操有一次在赤壁遭到了迎头痛击,打了败仗,船烧了,人撤了,这个时候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就是,如果郭嘉还在的话,怎么会使我落到这个地步呢。 曹操有很多谋士,谋士门也都在尽心尽责的出谋划策,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曹操为什么还要哭郭嘉,并且说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句话。郭嘉和别的谋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曹操为什么如此看重郭嘉呢? 这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特别在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郭嘉的特点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而他还看透了人,他最早看透的是袁绍,知道他成不了大气候,所以投奔了曹操。
      他后来看透了吕布,曹操征吕布的时候,眼看胜利的时候,曹操准备撤兵,郭嘉要他打下去,后来把吕布灭掉了。他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他几乎把曹操所有的敌人都看透了,而且他也看清了自己的主人。 郭嘉对于曹操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郭嘉来到曹操身边后,曹操一路凯歌。
      伐吕布,战袁绍,征乌丸, 一切都很顺利。成功的平定和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这里面郭嘉的建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确实可以跟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相提并论。而郭嘉的去世也确实是影响到了曹操集团的发展。 。

    吉***

    2006-08-30 09:56:53

  • 2006-08-30 06:46:26
  • 着不是绝对的

    c***

    2006-08-30 06:46:26

  • 2006-08-30 04:10:14
  • 历史上的诸葛亮搞内政行,智谋上一般般

    s***

    2006-08-30 04:10:14

  • 2006-08-29 23:18:55
  • 不能够老是停留在这样的认知水平,你提的问题就像看电影时评一个人说他是好人或者坏人一样单纯.其实事实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写的都成了半个仙人.而郭嘉是曹操前期的重要谋臣,可惜半路夭折,但他的远见卓识以及他所显示出来的战略眼光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追***

    2006-08-29 23:18:55

  • 2006-08-29 22:55:39
  • 鬼才郭嘉,神算孔明,各有千秋,谁胜谁负,为天知晓。 
    历史既然给了我们着个悬疑,就是要我们去猜测,就像李元霸不死,李渊会让三王打到潼关吗?(如果认为回答的好还请各位支持!)

    k***

    2006-08-29 22:55: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