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火星上有什么?

首页

火星上有什么?

火星上有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23 13:22:04
  •   1877年,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科学家斯基 阿帕雷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观测,他用米兰天 文台的天文望远镜对火星进行观测,结果观测到火星表面上有无数暗线条,这些线条有 一定的规则。他观测的时候火星正值一个时 期,叫作“大冲”,这个时期是火星距离地球 最近的时期,在火星轨道的近日点附近,火星将会与地球相遇。
      面积非常大的一些线条构成了一个 “井”字形的网络。斯基阿帕雷认为这些水 道天然地分割了陆地和大海。所以,它们被 斯基阿帕雷利命名叫作“沟渠”。后来,人们将“沟渠”错误地翻译为了“运河”。最开始斯基阿帕雷利不打算将暗线条等 同于地球上的人工运河。
      所以他的发现并没 有被人们重视。19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 把上文中的线条和所谓的人工建筑的运河关 联起来,这个问题因此也逐渐受到重视。一 位来自美国叫作洛韦尔的科学家最早提出了这个具有轰动效应的观点。为了观测火星,洛韦尔卖掉了所有家产, 建筑了天文台。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他将自 己的观测结果和想象自信地结合在一起,写 成了一本著作,试图证明火星上也存在生物。但是众所周知,火星上没有空气和水,而这些 条件是生物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洛韦尔觉得冰雪 构成的极冠在夏季便融化成冰雪,这样生物 就有了生存所需要的水。
      他还指出,生物为 了生存,智慧地在火星上建立了灌溉系统,线条们交集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利 用水源。他还将纵横交错的暗斑视为火星的 文明中心。在此观测的基础上,洛韦尔经过多年的 努力,出版了《火星》、《火星及其运河》、《火星——生命的住所》这些十分有影响力的著 作,很多人都逐渐认可了他的学说。
      在洛韦尔的著作出版之后,“火星人”和 “火星文明”之类的观点一时之间变得非常 流行,接着又出现了大量相关书籍。洛韦尔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他的学说也广为传播。受到这些的激励,洛韦尔进一步发挥自 己的想象力。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常借用神 话中战争之神来命名火星,洛韦尔就说被叫 作“战神之星”的火星比地球更早已是一个有组织的发达社会。
      火星上没有战争,且文 明非常发达。由于当时地球上的人们都非常 渴望和平的未来,因此洛韦尔的这些观念非 常受人追捧。但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认同洛韦尔的观 点,他们不认为火星上有“运河”,更加不认 同“火星人”的说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用来观测的望远镜越来越先进,通过这些先进的望远镜,人们发现洛韦尔所提到的 那些个连接密切的线条实际上是一些没有依 托的、奇形怪状的斑点。
      在光线微弱的时候, 观测者很容易产生错觉,主观地将这些暗斑错认为“运河”。后来,通过雷达探测,人们 进一步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相。不过,世人不仅没有停止探索火星,且力 度不断加大。自1964年美国将“水手号”和“海盗号”发射出去对火星进行探测到1977 年为止,美国共发射了八个用于探测的仪器。
       1971年底,美国发射了一个探测仪器,名叫 水手9号,拍摄了非常清晰的火星外形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人们发现火星上没有一 点水,这一点和月球相同。还有其他一些证 据表明,火星表面有许多跟河床很相近的地形。火星赤道周围分布着许多“大河床”,这些河床还有很多支流,其宽度可达60千米, 长度可达1500千米,大部分河流都倾斜流下坡面。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河床说明火上曾经 有水或其他易流动的液体。洛韦尔的描绘与 它们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可以确认的一 点是,这些河床与自然的河床并无差别。20世纪70年代,一些研究者将火星上 的河床分为三类:分别是径流、流出和侵蚀河 床。在这三类河床中,径流与正常河流相似, 让人产生一^种感觉,认为火星上应该存在一k 种条件,能让水在其表面自由流动。
      天文学 家更加深入分析研究后发现,径流河床通常 出现在历史悠久的地域,科学家认为,几十亿年以前,火星上有过降水,气候也更为温暖, 大气比现在更为浓密。20世纪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探测器 的发射,科学家对火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火星探测者”以及其他火星探测器都获取 了很多照片资料,通过对这些照片的分析和 研究,科学家找到一个高出地表的陡崖,它表 面有岩石塌陷的样子。
      这个高达4000米的陡崖是由许多岩层 形成的已经干枯的凹陷和体积庞大的石头 还出现在峡谷的底部。显然,曾经有洪水冲刷过这些痕迹。所以,许多天文学家推断这 里的确曾经有过凶猛的水灾。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探测火星,一个最主 要的原因是,火星和我们的地球有许多相似 的地方。
      和地球一样,大气包裹着火星的表面,其地形同样高低起伏的它要自转一周需要的时 间为24小时37分22。 6秒,几乎与地球的自 转周期相同;火星也绕着太阳公转;火星上也 有季节的交替和气候的变化。火星与地球的 不同点是,火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约为600天。
      另外,火星的体积比地球小很多,它具有 地球一半左右的直径,质量约为地球的 10。8%。火星与太阳距离更远,因此,火星获得的太阳能较少,其表面的温度远比地球表 面温度低。火星两端隆起的部分,像两顶帽子,因此 被称为“冰冠”、“极冠”。伴随着季节的交 替,这些“冰冠”、“极冠”也会发生变化。
      通 过观测可知,就像月球围绕着地球运行一样,也有两个卫星围绕着火星运行。在火星上也有非常稀薄的大气。在火星 球面上,大气形成了一层烟幕。火星大气的 密度远比地球大气的密度低,同样作为大气 层,火星大气的密度与地球上三十多千米处的大气密度一样。
      大气的成分也与地球不 同,其中95%为二氧化碳。此外,2%〜3% 为氮,1%〜2%为氢,大气中氧气不多。处于 火星外围的物理特征变化得非常迅速,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非常大,一天中最热可达 -13°C,最冷约为-73°C。通过对火星的探测,人们可以获得许多 相关资料,比如火星的外形、运动情况等。
      这 些资料有助于说明火星的起源问题。在太阳 系中,火星与地球的条件最为相似,说不定什么时候,火星就会变为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家园。

    始***

    2016-09-23 13:22: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