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火葬是如何来的?

首页

火葬是如何来的?

火葬是如何来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3 20:05:29
  •   
    火葬是传统丧葬风俗之一。即在人死后,用柴薪将遗体火化,其骨灰或藏或埋,安
    放之。这一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1945 年在甘肃临洮县寺洼山曾出土盛有人类骨灰 的大陶罐。先秦至汉,最初流行于少数民族
    地区。先秦的仪渠、氐羌、北朝时的突厥等, 皆实行火葬东汉时佛教传入,佛教僧侣死后 火葬之俗影响到佛教信徒,进一步扩大到民 间,以至皇室成员也有火葬者。
      经唐至宋,更 加盛行,浙江、四川等地尤普遍,焚尸之地称 为“化人亭”。 由于此俗与儒家伦理道德及经书中的丧 葬仪规相悖,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皆曾下 诏或颁布法律禁止火葬,违者治罪,因而至明 代转衰。然对佛教徒、少数民族不禁。中国 实行过火葬葬俗的少数民族有羌、葬、白、纳 西、哈尼、怒、布朗、土、拉祜、瑶等。
      明清以 后,唯羌、葬及少数地区的拉祜、纳西等族仍 行火葬。此外,藏族的活佛、上层喇嘛或部落 头人实行火葬;傣族土葬、水葬、火葬兼行;赫 哲族最普遍的葬俗。《墨子•节葬下》:“秦之 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北史•突 厥传》:“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 并尸倶焚之《宋史•礼志》:“今民俗有所 谓火化者,生则奉养之具惟恐不至,死则燔熟 而捐弃之……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 皆焚弃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渐右 水乡风俗,人死,虽富有力者,不办蕞尔之土 以安,亦致焚如。
      ”。

    梦***

    2016-07-03 20:05: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