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医怎么说疮疡?

首页

中医怎么说疮疡?

中医怎么说疮疡?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3 12:13:16
  •   
    人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机体,疮疡疾病虽多数是发生于体表的某些局部,但与脏腑却有着 密切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发生各种疮疡疾病,如《灵枢•脉度》说:“六腑不和则 留为痈”。《华氏中藏经》也提出:“夫痈疸疮肿之所作者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 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
      ”这就明确地指出疮疡疾病虽生于外,而其根源却与脏腑有关。 一般还认为,疮疡病人脏腑所处的状况不同,疮疡病情的深浅也有所不同。例如属于六腑 不和而产生的疮疡,多在浅表、多属阳证,病情较轻,较易治疗;如由于五脏已伤所表现的疮 疡,病变多在筋骨或称为阴毒疮疡,多属阴证,比较难治。
      在治疗上,如是腑证疮疡,可攻可 泻;但如是脏证疮疡,宜补宜温。把疮疡分为腑证和脏证是为了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 但临证上腑证与脏证是互相影响和互相转变的;今天被认为是腑证疮疡,明天可能转变为脏证 疮疡,故医者必须随时审察,在诊断治疗上随机应变。
      例如以痈疸为例,《灵枢•痈疸》就对 腑证转为脏证给以描述。它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 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 五脏不为伤,故命日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 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日疸”。
      由此可见,痈证病在初期,五脏未伤,属腑证,但如治疗失当, 则热气下陷,内连五脏,则为脏证,成为疸证,则难治矣。因此治疗疮疡必须掌握脏腑、阴阳。

    何***

    2016-07-03 12:13: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