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想了解味精...!!~

想了解味精...!!~

味精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味精的功效有哪些?

全部答案

  •   【俗名】味素。 【性味】性平,味酸。 【功效】滋补,开胃,助消化。 【宜食】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适宜在菜或汤将熟时加入食用。
       【忌食】在碱性食物中忌加味精;加入味精后忌高热久煮;忌过多食用味精。 【按语】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
      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全部

      【俗名】味素。 【性味】性平,味酸。 【功效】滋补,开胃,助消化。 【宜食】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适宜在菜或汤将熟时加入食用。
       【忌食】在碱性食物中忌加味精;加入味精后忌高热久煮;忌过多食用味精。 【按语】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
      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
      又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正因如此,有报道用以防止肝昏迷,每服味精3克,1日3次;防治癫痫小发作,成人每日2克,小儿每岁每日服1克,1日3次分服;大脑发育不全,每岁每日服 l~1.5克,1日3次分服。
      味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味品,其摄人体内后可分解成谷氨酸、酪氨酸,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多的食用味精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昏眼花,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晕眩无力等表现。因此,在烹制食品时,放入味精宜适量。 味精的发明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
      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   说起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每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
      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
      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
      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后,佛手牌味精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
      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精大王”的称号。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
      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
      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
      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
      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
      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味精的秘密 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 味精能水解成谷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
      不过,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温度,注意烹饪方法,不要过早的放入味精,因为谷氨酸钠在120度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所以味精一般在出锅前加入。另外,忌和碱或小苏打同用,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去鲜味。
       至于味精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另外,味精也不是越多越鲜,炒菜做汤时,放适量味精,能起到增鲜就可以了,味精放多了,反而会感到舌头发麻。
      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 。收起

    黑***

    2007-05-27 05:54:53

  •   味精 【俗名】味素。 【性味】性平,味酸。 【功效】滋补,开胃,助消化。 【宜食】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适宜在菜或汤将熟时加入食用。
       【忌食】在碱性食物中忌加味精;加入味精后忌高热久煮;忌过多食用味精。 【按语】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
      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全部

      味精 【俗名】味素。 【性味】性平,味酸。 【功效】滋补,开胃,助消化。 【宜食】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适宜在菜或汤将熟时加入食用。
       【忌食】在碱性食物中忌加味精;加入味精后忌高热久煮;忌过多食用味精。 【按语】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
      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
      又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正因如此,有报道用以防止肝昏迷,每服味精3克,1日3次;防治癫痫小发作,成人每日2克,小儿每岁每日服1克,1日3次分服;大脑发育不全,每岁每日服 l~1.5克,1日3次分服。
      味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味品,其摄人体内后可分解成谷氨酸、酪氨酸,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多的食用味精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昏眼花,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晕眩无力等表现。因此,在烹制食品时,放入味精宜适量。 味精的发明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
      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   说起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每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
      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
      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
      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后,佛手牌味精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
      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精大王”的称号。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
      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
      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
      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
      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
      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味精的秘密 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 味精能水解成谷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
      不过,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温度,注意烹饪方法,不要过早的放入味精,因为谷氨酸钠在120度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所以味精一般在出锅前加入。另外,忌和碱或小苏打同用,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去鲜味。
       至于味精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另外,味精也不是越多越鲜,炒菜做汤时,放适量味精,能起到增鲜就可以了,味精放多了,反而会感到舌头发麻。
      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 掌握四度调鲜味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据说即使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只有科学地食用味精,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归纳起来,要掌握下面的"四度"。   温度味精在120℃的温度下会失去结晶水,在150℃时大都分变成焦谷氨酸钠而失去鲜味,并且有毒性,即使是在100℃中时间太久也会使其破坏。
      为此,应注意两点,一是味精不要放在火炉边上受高温的熏炙;二是使用时要等菜或汤做好后,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这样,既不会破坏味精的鲜味特性,而且在此时的热度下,味精能迅速溶解在菜汁中,发出鲜味。若在做凉菜时,如果直接放入味精,会因温度低而不易溶解,鲜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要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放凉再拌入凉菜中。   咸度味精在有食盐存在时鲜味才会显示出来。在没有食盐的菜汤(如各种酣汤)里放味精,就会产生异味,吃起来很不舒服。若菜太咸,则味精的鲜味也会被掩盖。因此,做菜或汤时注意咸味适宜再加味精。   酸碱度味精在酸性食物里不易被溶解,难以产生鲜味。
      而在碱性环境里,味精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没有鲜味,而且还有一种异味。因此,味精应在近中性(PH6。5至PH7。0之间)的食品中使用最佳。   用量虽然味精的冤案已经平了反,并取消了限量的规定,但这不等于说味精就可以滥用或超量食用,在味精的用量上要注意做到适度。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过量食用味精还可能导致失明。   不要调味变怪味   正确使用味精,请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忌用于甜口菜肴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忌用于炒黄菜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忌用于高汤煮制的菜高汤本来就有一种鲜味,而且味精的鲜味又与高汤的鲜味不同。如果在用高汤烹制的菜中再加入味精,反而会把高汤的鲜味掩盖,使菜的味道不伦不类。   婴儿忌食当味精进入体后,在肝脏中谷氨酸丙酮酸的代谢作用下,转化成丙氨酸。
      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因人体内谷氨酸的含量超过其转化能力而使血中谷氨酸含量增高,从而限制了人体对必需的钙、镁离子的利用。如婴儿食用味精过多,谷氨酸还会和血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不能被人体利用的谷氨酸锌而被排出体外,导致婴儿缺锌。因此,哺乳期妇女应尽量少食味精,三个月龄的婴儿应忌食味精,一周岁以内以不食味精为宜。
      成人的味精摄入量以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12克为宜。   高血压患者忌食和食盐一样,味精也是钠的来源之一。味精含有13%的钠盐,因此高血压患者及必须控制钠盐摄取的人,不但要控制食盐,也要限制味精的摄取。   做馅料时不宜使用做馅料时放入味精,不论是蒸或煮,都会受到持续的高温影响,使味精变性。
         做凉拌菜时不宜又加酱油又加味精,这样鲜味会消失。   对特别鲜美的原料如蘑菇、香菇、鸡、牛以及产于河海之中的鱼虾等也不宜用味精。 。收起

    知***

    2007-05-26 20:34:36

调味

点击加载更多

烘焙用料

点击加载更多

食用油

点击加载更多

黑胡椒汁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