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分析雏鸡发病及死亡原因?

首页

怎样分析雏鸡发病及死亡原因?

怎样分析雏鸡发病及死亡原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4 17:30:59
      
    幼雏期(0~4周龄)的小鸡对疾病抵抗力弱,常常发生一些疾病甚至死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传染性胚胎病:白痢病、副伤寒、败血霉形体病、马立克氏病等可经种蛋传给后代;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绿脓杆菌及许多霉菌等可通过破损、甚至不破损的蛋壳从外源侵人蛋内,这些微生物在种蛋的收集、贮存、运输等过程中进行传播。
      以上原因可致胚胎残废或出壳后发病,可引起雏鸡脐炎、白痢病、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2)消毒不严格和孵化不良引发的疾病:育雏舍、孵化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格,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可因脐孔闭合不好而侵人卵黄囊,引发脐炎。患此病雏鸡有一半死于育雏头3天,绝大多数死于10天以内。
      孵化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换气不足等原因均可导致胚胎出壳过早或过迟,易患各种疾病,成为弱雏,多在出壳5天后死亡。 (3)育雏温湿度不适宜:有些农户育雏舍保温不好,加温不正常,易使育雏温度偏低,引发感冒和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有的单纯强调保温,通风不好,缺氧和有毒气体增加,易使雏鸡闷死和中毒死亡。
      还有的育雏温度过高,湿度不够,而使雏鸡脱水,偶尔开窗换气又易发生感冒而患呼吸道病。 (4)饲料营养不平衡:因饲料品种单一,饲粮中常缺乏蛋白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易使雏鸡患营养缺乏症和其他传染病,治疗措施不及时常大批死亡。
       (5)防疫措施不力:有的鸡场和养鸡户防疫不及时;或没有系统的免疫程序,防疫不规范;或免疫接种方法不当,防疫效果不理想;或未建立正常的消毒制度,均易造成传染病大面积发生并引发雏鸡死亡。 (6)雏鸡中毒、中暑:常见的有农药中毒,兽药中毒(用兽药防治疾病时剂量过大),发霉饲料中毒,棉子饼、菜子饼中毒等;夏季气温高,雏鸡易发生热应激而出现中暑死亡。
      
       (7)饲养管理不完善引发啄食癖:饲粮营养不全、伺养密度大、光照紊乱、多批鸡混养、运动场地小及其他一些因素易引起琢肛、啄趾、琢羽癖,严重时有的雏鸡可被活活啄死。 发现致病因素,应及时改善伺养管理条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雏鸡健壮生长。

    和***

    2017-02-14 17:30: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