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想问问你们贫血病和白血病都有些什么症?

想问问你们贫血病和白血病都有些什么症状
郝*** | 2013-09-12 08:43:40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3-09-20 11:13:55
  • 贫血的一般症状: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
      二、皮肤、粘膜苍白:如面色、皮肤、粘膜、结膜以及指甲。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

    查看全部>>

    贫血的一般症状: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
      二、皮肤、粘膜苍白:如面色、皮肤、粘膜、结膜以及指甲。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白血病的症状:
    1、发热.2、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3、贫血: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4、肝脾肿大。5、全身淋巴结肿大。6、皮肤及黏膜病变: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7、神经系统炎症:蛛网膜、脑膜等处可以发生白细胞浸润,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肢体瘫痪等症状。8、骨骼及关节痛。9、其他: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南*** | 2013-09-20 11:13:55 50 8 评论
    0/300
  • 2013-09-12 08:52:08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病因学已从群体医学、细胞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

    查看全部>>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病因学已从群体医学、细胞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仍然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此外,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3.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象与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可能混淆,但骨髓象检查可明确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该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疾病症状    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   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贫血(anaemia) 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原因  造血的原料不足;血细胞形态的改变(如:镰刀形贫血症);人体的造血机能降低(即骨髓的造血机能降低);红细胞过多的破坏或损失。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症”范畴,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禀赋薄弱,或饮食不节,或久病失血,以致脾肾亏损所致,临床根据症状可辨为气不摄血、肝肾阴虚、五脏亏损等症型。   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   近年来因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取自于食物,   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   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若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则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形成贫血的病理变化。  贫血诊断  概述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各种动物均常发生。   贫血的分类方法,比较使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   临床上给贫血下一个笼统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正确辨别贫血的性质,确定贫血的原因,则比较困难,诊断时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诊断贫血的着眼点  临床诊断贫血,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 病史   除调查贫血原因外,还要着重了解贫血是急速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病程短急或缓长?群发、散发或个别发生?贫血症状是进行性加重还是治疗有效?等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2 粘膜色彩   粘膜色彩对反映贫血及贫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认识贫血的窗口。在检查粘膜时,着重注意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可配合血管脆性试验加以印证。可视粘膜通常检查眼结膜。   3 心肺机能障碍   贫血时,由于供血和血液携氧功能障碍,必然引起心肺机能不全,伴发心肺功能障碍症状,如心率、呼吸增数、呼吸困难等。对于反映贫血程度也是一个佐证。   4 贫血程度   贫血的程度,主要由贫血指标减少的程度和治疗效应两个方面反映出来。而这两个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综合的反映出来。在数量变化上,仅外周血液成分减少而骨髓造血效应无变化者,贫血比较轻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效应也减退者,贫血则比较重剧。治疗效应也是如此,经过治疗,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现增生效应的,贫血比较轻微;反之,虽经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无增生效应,则贫血程度重剧,可能属于在生障碍性贫血。   5 贫血指标的一致性   反映血液成分的量变(数量差异)和质变(形态差异、比率变异等)的各个指标之间几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外周血液红、粒细胞比率与骨髓红、粒细胞比率,以及外周血象和骨髓象都有一致性,彼此呼应。如果相应指标之间变化不一致,则应仔细探讨其原因,尽力纠正,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记得给个好评!
    小*** | 2013-09-12 08:52:08 47 8 评论
    0/300
  • 2013-09-12 08:47:25
  • 一般年轻瘦弱的女孩都会有轻微的贫血,头晕啊脸色苍白,虚弱啊什么的,而白血病的症状是流鼻血,牙龈出血,昏厥
    哎*** | 2013-09-12 08:47:25 33 11 评论
    0/300
    追问: 我想知道的是一般男孩
  • 2013-09-12 08:45:58
  • 头晕,流鼻血。。
    我*** | 2013-09-12 08:45:58 19 1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