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学》中“八条目”指的是什么?

首页

《大学》中“八条目”指的是什么?

《大学》中“八条目”指的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28 16:17:35
  •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 “三纲领,八条目”的治国平天下准则。
    “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意义简释如下。
    (1)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
       (2) 致知,就是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之恢复光明,获得真知。 (3)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 意诚。 (4)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 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5)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以度己之心度人”的崇高品质,作为天下人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之境界。 。

    A***

    2016-03-28 16:17: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