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普洱茶茶膏是怎么做出来的?

首页

普洱茶茶膏是怎么做出来的?

有哪一位知道,普洱茶茶膏是怎么做出来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1-24 09:54:13
      普洱茶膏又称速溶普洱茶,最早起源于何时无史料记载;唐宋以来普洱茶就久享盛誉,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花色品种最多。清·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载:“……普洱茶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普洱茶膏,并进蕊珠茶。”早在18世纪,欧洲的茶商就从中国进口一种用普洱茶浸提液浓缩制成的深色茶饼,每块重6—7克,溶化后可供10份早餐用茶,这便是当时的普洱茶膏。
      主要是靠手工熬制而成。“每年人贡,民间不易得也。”(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使用的技术主要是速溶咖啡制造技术,包括萃取、浓缩、干燥等。普洱茶膏的品质特点是冲水即溶,杯内不留残渣,浓淡易调节,方便卫生,保健及药用功能较强。
      还可加各种配料进行调配等。标准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流程可表示为: 普洱茶膏的制作下工艺主要包括采摘、处理、浸 提、净化、浓缩、干燥、定型、烘干、包装等步骤: l。采摘及处理 普洱茶膏制作所用的茶叶原料可以川鲜叶、生茶、熟茶。原料的采摘、选择和适当拼配很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普洱茶膏的品质汤色而且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一般多选用7~9级:普洱茶或茶叶副产品作原料。为了提高品质及经济效益,可适当地加入20~30%的小上档茶,则可在很大成度上提升终极产品的品质。普洱茶原料在浸提前应进行适当的粉碎,一般通过40~50目筛或轧碎度掌握在0.35mm左右。
       2。浸提 浸提时一般选择水作溶剂。浸提时要综合考虑茶和水的比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次数 和萃取液品质之间的相互影响。浸提用水量不可太多,否则茶汤浓度太低,不利于后期浓缩加工,能耗也大。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为l:9~1:l5之间。
      萃取的温度也要把握好,水温在100℃左右,浸提的茶水汤色和香气较好,但茶叶苦涩:水温在90℃左右,浸提茶水的味道较好,但汤色、香气较淡。浸提普洱熟茶时,选择温度大约为85℃。浸提普洱生茶时,选择温度大约在95℃。浸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为宜,浸提次数—般为1—2次。
       3。净化 净化是指除去茶叶浸提液小杂质和沉淀物的过程。在浸提液中常会含有少量茶叶碎片;悬浮物, 冷却后时常会产生沉淀物,这些物质必须除去。净化的方法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方法三种。 4。浓缩 净化后的浸提液浓度较低,须先纤浓缩。
      使固形物含量增加至30%~50%。即提高了干燥效率, 义利于获得低密度的颗粒状普洱茶膏。浓缩的方法有蒸发浓缩,冷冻浓缩和真空浓缩等几种方法目前人多使用高温蒸发浓缩,但使用真空浓缩方法的越来越多。从保证普洱茶膏浸提物的汤色、香气、品质方面而言,冷冻浓缩和真空浓缩是较佳的方法。
       5。干燥 干燥工序对普洱茶膏的内质、外形及可溶性都非常重要。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真空滚筒干燥和发泡干燥等。喷雾干由于具有干燥效率高,普洱茶膏制品的溶解性好、质量小、体积小、成本低,在定型包装中能获得充满度等优点,因而是首选的方法。
       6。定型 干燥后制出的是普洱茶膏颗粒状半成品,不易存放,容易吸潮而结块变质,损失香气或汤色加 深,所以要加以定型。普洱茶膏定型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高压定型和常温风干定型,可将将颗粒普洱茶膏半成品及95%的酒精以100:6的配剂放到模具中高压定型或常温风干即可。
      为了提高普洱茶膏的抗吸湿性、保健性及色彩和香型的多样化,亦可添加乳糖、磷酸钙盐、植物胶、糊精、各类营养强化剂、食用色素及食用香精等添加剂。

    谢***

    2008-11-24 09:54:13

其他答案

    2008-12-08 23:28:20
  • 高标准才有好茶叶,就像那个蒙x的茶一样
    要是要一般的,你自己去捣鼓捣鼓蒸蒸煮煮再拿纱布过滤下也能出,就是貌似是苦的,贼苦

    c***

    2008-12-08 23:28:20

  • 2008-12-05 11:04:17
  • 采摘、处理、浸提、净化、浓缩、干燥、定型、烘干。。
    我看都要医用标准生产才能保证卫生纯净。
    国家通过相关生产标准的只有一家而已。

    w***

    2008-12-05 11:04:17

  • 2008-12-05 09:31:15
  • 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品饮价值。
    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营养价值更高,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介绍胜过普洱茶,虽然描述得有点夸张,但恰恰证明了茶膏的珍贵价值。
    相比普洱茶,茶膏的便携性非常好,冲泡过程简洁方便卫生。
    在口感上,茶膏温和厚重,更像是品饮老茶的感觉,层次感丰富,汤色诱人。
    历史上云南普洱茶包括团茶、饼茶、沱茶、砖茶和茶膏五大系列,可见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一员,同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在封建社会,茶膏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很少在民间露面。近来随着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关于茶膏的记录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特殊的一员。
    

    弄***

    2008-12-05 09:31:15

  • 2008-12-05 09:22:22
  •   目前,国际上对茶叶的功能性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营养功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素,满足人体生存的需要;第二是感官功能:满足人们对色、香、味、形等嗜好的要求;第三是特殊功能:既能满足营养与感官功能,又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促进康复的特殊用途的功能。
      普洱茶膏恰恰就是具备了这种特殊功能。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作了这样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当然,普洱茶膏的药用机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陈述。
      虽然普洱茶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它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即我们对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冰山的一角。尤其是对普洱茶膏后续陈化过程中内含的各种化学成份的转化,及这种转换后的物质对人身产生的种种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还有大量实验分析留待我们及后人逐步完成。
       反正茶膏就是茶的精华,做法应该就是精华的做法,哈哈,我具体不知道。 。

    缘***

    2008-12-05 09:22:22

  • 2008-12-03 22:20:31
  • 就是采摘、处理、浸提、净化、浓缩、干燥、定型、烘干、包装这几个步骤啊,都是机器化流程了,这样才好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f***

    2008-12-03 22:20:31

  • 2008-12-03 01:59:34
  • 这么复杂啊,不愧是一分钱一分货

    c***

    2008-12-03 01:59:34

  • 2008-12-02 14:58:48
  • 从哪说起?从开始开地播种子说起?老长列

    s***

    2008-12-02 14:58: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