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戏剧问题

首页

戏剧问题

温州的地方剧种及其的现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7-23 17:18:20
    温州地方剧种从清代乾隆以后,逐渐形成四大声腔,按民间的顺序排名:高腔、昆曲、乱弹、和调。 
    新春期间,是温州各类剧团在农村巡回热演的时节。如潮的观众,热闹的氛围,不免让人怀念也曾盛极一时,如今已然消亡的和剧。
    桑海频迁,风云时异,曾有的辉煌已踪迹难寻,眼睁睁地看着它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也许,这是历史的必然?
    更加详细 

    淮***

    2008-07-23 17:18:20

其他答案

    2008-07-23 17:19:34
  •   社会人文 - 曲艺 
    温州地方剧种从清代乾隆以后,逐渐形成四大声腔,按民间的顺序排名:高腔、昆曲、乱弹、和调。 
    新春期间,是温州各类剧团在农村巡回热演的时节。如潮的观众,热闹的氛围,不免让人怀念也曾盛极一时,如今已然消亡的和剧。
    桑海频迁,风云时异,曾有的辉煌已踪迹难寻,眼睁睁地看着它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也许,这是历史的必然?
    温州地方剧种从清代乾隆以后,逐渐形成四大声腔,按民间的顺序排名:高腔、昆曲、乱弹、和调。
      其中的高腔,因其演出格局守旧古板,已于民国十四年(1925)消亡,其声腔与演出方式十之八九也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昆曲即人们所熟知的永嘉昆剧,三起三落,近年刚获起色;最幸运的大概要算乱弹,即现在所称的瓯剧,总算后继有人,经常看到其获奖消息,中央电视台也屡见其身影。
      最不幸的就是这排名第四的和调,它的声腔已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并入瓯剧,剧种从此在中国戏剧史上消失。 和调的来源有好几种说法,因其以徽调为主,可能是清中叶扬州一带的“内河班”、“外河班”的流变,所谓“和调”或系“河调” 的音转。黄一萍《温州之戏剧》曾有如下描述:“本班以皮黄为宗,唱时较京曲为平,余酷似乱弹。
      骤聆之几莫能辨焉。曲语鄙俗不堪,大遭上流人士所唾弃。奈以好之者众,营业反胜过其它,岂巴人下里,幸遇嗜痂者耶?其兴之暴,诚非预料,殆平易近人欤?” 早期的和调声腔只有单一的徽调(皮黄),后来汲收滩黄、时调、乱弹等声腔,逐渐演变为多声腔剧种,剧目也增至300多个。
      并仿照温州乱弹的剧目结构,形成84本传统剧目,有所谓“七记”、“八图”之说。“七记”为《牡丹记》(即《玉堂春》故事)、《千帕记》、《素珠记》、《花镜记》(即《刘文龙菱花镜》故事)、《合珠记》、《矮袍记》、《银桃记》。“八图”为《日月图》、《天启图》、《龙虎图》、《万寿图》、《二皇图》、《玉凤图》、《玉麒图》、(即《双金印》)、《双狮图》。
      另有据民间故事编撰的《黄三袅林定郎》、《水满白鹿城》以及由《白蛇传》故事演变而来的《许仙疯癫》等。84本传统剧目中还有一本《曾头市》(梁山泊故事),全唱昆曲,温州地区的昆班和乱弹班均无此剧目。从晚清至民国是和调的全盛时期,浙南地区先后出现20余个班社,有“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等班社,大都在农村庙台演出。
      厥后复有 “新新连昌”、“合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台”。“鸣舞合”、“老大顺”、“新大顺”,“大顺昌”等民间班社,颇极一时之盛。 民国后建立的“汀田新大顺”一直延续到建国后,随班学戏的演员子弟陈美娟,时年16岁,她体态轻盈,扮相俊雅,在刘碎苟、董巨春等老艺人的精心培育下,她饰演《二度梅》之陈杏元与《游四门》之刁刘氏,观众交口称赞。
      戏班的经济状况日渐好转,影响日益扩大,班中将陈美娟称作“救命旦”。 1951年经过集中整顿学习,成立“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团长余贤光,副团长董巨春,编导杨志雄,政治辅导员赵宏村。 由于该剧团所演大多是徽调戏,与金华婺剧中的徽调有相似之处,更由于温州方言中的“和”、“婺”同音,便由浙江省文化厅拍板,将“和” 改作“婺”,于1953年秋,原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奉命改名为“平阳人民婺剧团”,并动员该剧团加入“浙江婺剧改进会”。
       1954年春,剧团得悉华东六省一市拟于秋季举办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便积极筹备参加演出,浙江省文化厅将“平阳人民婺剧团”作为重点扶持,特派金松、谭德慧专程来温。经过筛选,选出滩黄传统剧目《断桥》参加会演,由陈美娟饰演白素贞,陈娟弟饰小青,杨锡星饰许仙。
       同年9月,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在上海举行,温州代表团演出的《断桥》引起轰动。次日,中国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白云生专程来到浙江代表团住地访问陈美娟,对她在《断桥》中模拟蛇行的“云步”给予很高的评价,并鼓励她学习其他剧种的长处。此次会演中,《断桥》被评为优秀演出奖;陈美娟荣获表演一等奖;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杨锡星获荣誉奖。
      这是建国以来温籍演员首次在会演中获奖。 陈美娟载誉归来,名声大噪,剧团业务直线上升。同年11月,金华浙江婺剧团通过省文化厅发文,不顾温州文化部门与和剧团的强烈反对,将陈美娟强行调到该剧团。经过温州文化部门的再三呼吁交涉,才于1955年春将陈美娟重新调回。
       1956年秋,在温州胜利乱弹剧团挖掘传统剧目行动的影响下,剧团组织力量,由庄碎坤、董巨春等老艺人口述剧目,共记录传统剧目300多本;徽调、正反乱弹、时调、滩黄等曲调500多支,成为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1957年,中山大学温籍教授董每戡与和剧团编导杨志雄在《戏剧报》发表文章,对温州和剧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指出温州和剧与金华婺剧并非一个剧种,应该恢复它的原有身份。
      此事在浙江省文化界引起极大震动,省文化厅研究后也明确表态,同意“平阳人民婺剧团”退出“浙江婺剧改进会”。与此同时,剧团正式改名为“平阳和剧团”,陈美娟出任团长。本年冬,温州地区决定将和剧团作为重点剧团进行扶植,剧团也改名为“温州和剧团”。 经过一番波折,剧团更加团结,50年代初招收的一批学员也已经崭露头角,如武生杨岳鸣、赵关兴;旦角杨金钗,杨娟妹;老生薛青弟;小生章小德等,皆能独当一面,与陈美娟同台配合,阵容颇为严整。
      此后,由温州戏曲学员训练班毕业的学员和1963年温州戏校毕业的学员如章世杰、沈德恩、潘三榜等一批新生力量充实到剧团,使温州和剧团与温州瓯剧团并驾齐驱,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大温州地方戏曲团体。 “文革”期间,剧团陷于停顿状态, 1977年重新演出。
      温州地区文化部门认为该剧团演唱的声腔中有正反乱弹,与瓯剧是同一种声腔,于是便将和剧团与瓯剧团合并成一个剧团。1980年,陈美娟通过政协提案,温州和剧团再次成为独立团体,但却未能坚持下去。陈美娟退休后,和剧团被撤消,原有演员并入温州瓯剧团。 回顾地区和省市历届戏曲汇演,和剧团曾经整理和改编演出的剧目有《断桥》、《双金印》、《五台会兄》、《梨花斩子》,均获剧本、音乐和导演奖。
      老艺人与青年演员如董巨春、黄志祥、庄碎坤、章世杰、林美凤、谢安怀、沈德安、潘三榜等均分别获得表演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单是省内,先后就有宁海平调、睦剧、杭剧、台州乱弹、浦江乱弹、温州和调等一些优秀剧种不断消亡,全省职业剧团也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0多个骤减至不足30个。
      这种消亡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上世纪80年代培养的戏曲演员大量下岗,在精神方面则导致广大受众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淡化。 。

    1***

    2008-07-23 17:19: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