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何时是前往加拿大学习最佳时机?

首页 人工流产的最佳时机

何时是前往加拿大学习最佳时机?

何时是前往加拿大学习最佳时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5-27 22:00:07
  •   “什么时候出国好”依我看,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答案。很多送孩子上初中、高中或者大学的家长,在送孩子出去之前反复地问这个问题。有的家长在孩子出去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对这个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出肯定的答案。他们还在问自己,到底应该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把孩子送出国是对还是错?这种疑惑通常存在于低龄留学生的家长身上。
         加拿大教育有其令人青睐的地方,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加拿大留学的原因。“多大的孩子出国好”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讨论。我认为,这没有固定答案,简单的回答是不科学的。近几年来,我与众多留学生们有着近距离接触,他们小至13岁大至20多岁,从他们身上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什么时候出国与其年龄无关,而主要是看他的自身情况。
      有些年龄小的孩子去加拿大,最后发展得很好;有的年龄较大的,如一些20多岁去读研究生的留学生,却过得痛苦不堪。究其原因,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知识与经济基础以及个人期望值等都有密切关系,我建议家长们在决定让孩子出国前都给孩子做一个SWOT分析。
         以下我从三个阶段的情况作一个分析,让大家自己用以下的标准作参考,回答以上的问题。   出国上中学   优势:   年纪小,比较容易学到地道的英语,尤其是在口语的语音语调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为小留学生融入加拿大社会和深入了解加拿大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一段人生的成长经历是在中国国内上中学的学生无法体验到的;加拿大学校里正面的传统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和正义感的培养很有益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可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一定好处。
         加拿大初中以下阶段的学习比较自由和轻松,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加大知识量的吸取,学习就比较紧张了。加拿大的高中一般是三年制,从10年级到12年级。中国学生到加拿大上10年级,可以跟上加拿大的高中教育进程,到高中毕业时,就能完整地学到加拿大高中的所有课程,在学业上达到加拿大较好的高中生的水平,同时具备报考加拿大顶尖大学的水平和资格,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市场的情况“随心所欲”地选修专业。
         劣势:   年龄小的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时不容易把握自己,遇事情绪容易波动,有时情绪还会走极端。与父母分隔两岸,有的学生会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家庭的感情逐渐淡薄。如果高二、高三的学生出国,由于英文水平和中加课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其在刚刚抵达异国的一段时间会有很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
         不少家长经常受到很多媒体不真实说法的误导,或相信一些留学教育题材书籍传播的不准确信息,对加拿大教育存有很大的误解。他们以为在加拿大学习很轻松,报考加拿大著名大学很容易。这样的误解使许多家长对孩子常常抱有不切合实际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实际上,加拿大的高中学习是很紧张的,外国学生为争取加拿大名校的录取,除了要赶补英文、学好其他科目以外,各方面要全面发展,这对于一个外国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来加拿大学习时间较短的学生,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建议:   如果英文基础较好,本人的思想较为成熟,具有与人沟通和一定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够承受孤独、自觉用功学习的孩子,可以考虑让其在中学阶段出国学习。
      当然,以上几条并不完全具备,也不见得就一定不可行,毕竟孩子可以在生活中学会成长。这是因人、因时和因地而异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信任在这时候应起主要的作用。一个孩子曾经对我说,该放手时就放手,这也是成长,温室只能育苗,不能长大树。能说这样的话的孩子,我看就基本具备了出国的条件。
         远离大城市,到环境安静、诱惑较少的中小城市就读应该是小留学生择校的重要考虑之一。在加拿大,实际上一些很好的私立寄宿学校是可以考虑的。近年来,由于国内也慢慢开始产生了很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大都存在各个方面问题,使得中国家长,谈起私立学校就有抵触心理。
      其实就北美地区,好的私立学校往往已经成立了较长的时间,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而学校的口碑是其来年招生的主要宣传手段,故学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教学也比较灵活,他们以培养学生进入一流大学为主要目标,每年几乎100%的入学比率是私立高中值得骄傲的地方,而且很多的学生都是进入名牌大学。
         出国上大学   优势:   高中毕业生直接到加拿大大学读本科有很多优点,因为加拿大有世界上一流的高等教育。高中毕业生的世界观基本上形成,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已有足够的了解,具有较好的中文基础,思想也较为成熟,对社会上的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解决能力。
      这时年龄尚不太大,容易接受新事物和融入社会。大学本科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多,有机会了解加拿大社会深层的东西,可以对加拿大社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得到较全面的锻炼。有的学生可以获得加拿大大学提供的部分奖学金,少数学生甚至可能获得高额的助学金、奖学金。
         劣势:   大多数外国学生不易获得高额度的奖学金,有的甚至不能获得任何奖学金。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每年能够获得奖学金来加拿大读书的外国学生都只占国际学生的少数。   在加拿大上大学本科获得奖学金必须有如下三要素:自身很优秀,申请包装有艺术,选校对号入坐——找到对路的学校。
         建议:   有一定家庭经济基础、思想较为成熟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到加拿大上大学。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在学业和兴趣上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毕竟,愉快的心情和有把握地获得好成绩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到国外读研究生   优势:   出国读研究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异议的话题。
      因为大学毕业生年纪较大,世界观已经形成,思想比较稳定,而且他们大都有一技之长,经济上已经能够独立,学成之后的就业较有保障。这一群体一般情绪都比较乐观。   劣势:   加拿大研究生的入学要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高的。首先,是对于本科四年的GPA(各科平均分)的要求,尤其是专业课的分数。
      其次,大学毕业生大多20多岁,虽然英文考试成绩和使用英文的能力不错,但是与少年出国的小留学生相比,“乡音难改”,多数人已经养成了改不掉的口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加拿大录取研究生的一项关键因素,在于院系教授的面试,而由于地域等原因,能满足这一条件的中国学生是很少数的,所以使得很多本身除了分数以外,有不错的经历或实力的学生,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
         另外,由于出国读研究生的人数甚众,各大中型的大学里都有中国学生组织,很多中国学生有意无意地将他们主要的活动和交际范围局限于中国留学生之间,限制了个人的活动范围,也减少了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容易使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国内的状态。
      不过,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   建议: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最晚就是能在高中毕业阶段出去,国内的本科教育对加拿大高等教育来说,认可程度并不是很高。如果在国内读本科,那么尽量把平均分提高。要知道,国内一般大学生申请硕士最重要的就是GPA了。
      语言成绩不够学校可以提供预科的形式,一般大学毕业生读12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总之,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人适合早出国,有的人适合晚一些。有的孩子可以很小出国,出去以后发展得很好;有的孩子不适合太早出国,出去以后容易“堕落”;有的孩子出国能够得到很大的锻炼;有的孩子出国要经历很多的磨难,才能独立;有的孩子……我接触过很多留学的学生,有的在加拿大发展得一帆风顺,什么荣誉、奖学金都能拿到;有的却磕磕碰碰,会抱怨社会不公,抱怨自己经历的种种不顺,唯独不愿检讨自己。
      所以总的来说,出国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留学可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要自己摆正心态努力面对。尽快适应这个全球化的新型社会才是啊!。

    最***

    2017-05-27 22:00: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