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明十三陵中十一陵上为什么无碑文?

首页

中国明十三陵中十一陵上为什么无碑文?

中国明十三陵中十一陵上为什么无碑文?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26 12:45:20
  •   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石牌上 刻有碑文,正面刻的是“大明长陵神功圣德 碑”,下面的3000余字碑文是明仁宗为了歌颂其父朱棣的功德,而亲自刻写的。为什么 十三陵中只有第一陵和第十三陵有碑文,其 他十一陵却没有呢?在游览过十三陵后,顾炎武在其著作 《昌平山水记》中这样记载,据说在嗣皇帝谒 陵时,向一同来的大臣询问:“皇考圣德碑为 什么无字?”大臣这样回答:“皇帝功高德厚, 文字无法形容。
      ”而《帝陵图说》却并不这样认为,根据其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说过这样的 话:皇陵碑记,都是大臣们的歌功颂德之文, 对子孙后代没有裨益。他的这番话,使翰林院的学士们对写皇帝的碑文一事,望而却步。后来,嗣皇帝负责写碑文。所以成祖朱棣亲 自撰写其父太祖孝陵的碑文,而明仁宗朱高 炽则撰写了长陵(成祖)的碑文。
      但明仁宗之后的皇帝为何不再替上代皇 帝撰写碑文了呢?长、献、景、裕、茂、泰、康七 陵据说开始都没有碑亭和碑。到了嘉靖十五 年才建成这七陵的碑亭和墓碑,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曾请嘉靖皇帝撰写七陵碑文,但是 嘉靖皇帝一心修道成仙,并沉迷酒色享受,根 本没有兴趣写碑文,因此这些碑就这样空了 下来。
      世宗后世的皇帝,认为自己如果只为上 一代皇帝撰写碑文,而让其他的碑空着(除 长陵外,思陵也有碑文),看起来也不合适, 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都写上。因此,明朝皇帝代代相传,无字碑就这么传下来了。实际上,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多贪图享乐,没有心思 动笔。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皇帝在学习武 则天的做法。武则天很聪明,立一个无字碑, 让后人评价自己,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 些皇帝们知道自己有功也有过,他们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如何评论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也决 定由后世评说自己的功过是非。
      不管后人怎样猜测,到现在,十三陵中的 这些无字碑,同明朝的这些皇帝一起,真正是 做到了“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F***

    2016-09-26 12:45: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