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明十三陵碑文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首页

明十三陵碑文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明十三陵碑文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05 18:48:55
      顾炎武在访问十三陵之后写出的《昌平 山水记》中记载:传说嗣皇帝谒陵时,问过随 从大臣:“皇考圣德碑为什么无字?”大臣回答 说:“皇帝功高德厚,文字无法形容。”而《帝陵 图说》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帝陵图说》写 道,明太祖朱元璋曾说:“皇陵碑记,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不能教育后世子孙。
      ”他这一 批评,使翰林院的学士们再不敢为皇帝写碑 文了。写碑文的任务便落在嗣皇帝的肩上。所以孝陵太祖碑文是成祖朱棣亲撰,而长陵 成祖的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炽御撰。但明仁宗以后各碑的碑文,为何嗣皇帝 不写了呢?据说,献、长、景、茂、裕、泰、康七 陵门前并没有碑和碑亭,嘉靖时开始兴建,嘉靖十五年( 1536年)建成。
      当时礼部尚书严 嵩曾请嘉靖帝撰写七陵碑文,可是嘉靖帝迷恋酒色,还一心想“成仙”,哪有心思写那么多 的碑文,所以就空了下来。嘉靖帝之后的各皇帝,看到祖碑上无字, 自己不能给父亲写,可是又没有太多精力把 两个都写上。所以,一代一代的皇帝传下来,就出现了这些无字碑。
      事实上,自明朝中期 以后,皇帝多好嬉戏,懒于动笔,而最重要的原因是,除了“粉饰”别无可写的内容,因而这 些皇帝干脆不写了。也有人认为,这些皇帝是效仿武则天。 因为武则天是一个聪明的人,“无字碑”立得 真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些皇帝们知道自己有可以肯定的地 方,但同时也有需要否定的地方。他们知道 人们对自己的一生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评 价,碑文写得好坏都是难事,因此才决定立“无字碑”,是非功过由后世评说。千年时光已经悄然逝去,唯有这些无字 碑同那些皇帝一起还在十三陵中,留给后人 们种种猜测。

    褪***

    2017-07-05 18:48: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