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看待我国民间信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首页

如何看待我国民间信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我国民间信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5-15 13:55:58
  •   我国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民间信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法发展的需要,民间金融的灰色面纱逐渐揭去,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民间金融将有可能置于阳光之下,但必须加以规范。
       民间信用的产生原因 一、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个人财富或是企业集团的财富都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入,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金融的源泉。
      只要这个源泉的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 二、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人、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余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的基础。 三、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钱多了耶不好办。
      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的现金,所以就在达到满足的条件下借给他人。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接待筹资。
      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的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民间信用的发展基础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我国信用体系中的一种非正规信用形式,因一直没有合法身份而不得不出于地下活动状态。
      虽然理论界有关为民间借贷正名的呼声不断,但并未产生现实的政策性效果。直到央行提出应“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才使人们看到了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曙光。事实上,无聊从我国信用体系自身法发展的规律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活动的要求看,民间借贷从地下走向地面、由“暗箱式”操作走向“阳光化”运作、由无合法身份走向合法经营,都是民间借贷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存在着民间借贷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在现代信用体系中,任何一种信用形色的产生、发展都具有现实的经济基础。如同银行信用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一样,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则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因为,在小生产方式下,生产规模较小,企业需要的资金数量不大,这些小额资金需求往往被那些追求规模效益的正规金融机构所忽略,只能通过民间信用来满足,这就为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土壤。
       民间信用的主要形式 民间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非官方的一阵红金融活动方式。其主要要形式有股份集资、自由借贷、商业信用、票据贴现、农村基金会(包括老人基金会)、民间合会等等。 这些信用形势手续简便、期限自由、利率相当。在信用经济中灵活,对市场经济起到金融的杠杆作用,在现代经济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推动了民间信用的健康发展。
       民间信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 一、 积极作用 (一)弥补银行信用的不足。 银行信用犹豫受机构数量、风险控制、授信范围及权限、经营方式、信贷规模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生活中多方面对信用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其他信用形式予以补充。
      民间信用对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不足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打破了单一的融资方式。 货币资金不仅要比较价格高低,还要权衡收益大小,既要计算数量,又要评价质量。民间信用的存在和发展,打破了单一的银行融资方式,拓展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
      民间信用扩大,形成多种竞争机制,对传统的融资方式提出了挑战,从而推动银行、信用社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品种,改革管理模式。 (三)有利于缓解信贷资金的供需矛盾。 (四)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有利于加速民间资金积累,从而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五)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六)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 二、民间信用的不足 (一)民间信用融资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不利于资金规模的控制和投向,没有考虑借款人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质量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容易导致生产经营者盲目扩大生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民间信用中会案的倒台,债务的纠纷,个别人甚至还有金融投机诈骗行为,不但破坏了国家金融秩序,而且还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三)产生盲目发展效应、资金的分散效应、金融投机效应。 民间信用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阶段,既然民间信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有其不能低估的积极作用,那么,民间信用就是无法禁止的,所以禁不如放。
      放,又不可以是放任自流。正确的方针,只能在放的基础上,积极的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经过加强管理,尽可能的抑制其消极作用。具体做法设想如下: (一)发展民间信用组织,使民间信用公开化。允许办私人钱庄,私人钱庄可以是独资的,也可以合资的。
      私人钱庄的存放款利率由市场调节,在正常情况下国家不加干预。办私营钱庄必须经过工商登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国家保护私营钱庄的资产和合法经营不受侵犯。保护和发展民间信用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事实上,政府对银行主要有三点期望:一是银行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经济建设,二是向政府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三是不发生金融动荡,不给政府添乱子。
      发展民间信用正好符合政府的这—愿望。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县以下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问题均应通过民间信用来解决。 (二)对分散零星的民间信用行为实行契约制。凡民间有偿有息的借贷,都必须订立契约文书并经过公证。在公证时,按放款额的一定比例课以一次性的印花税,印花税由放款方支出。
      凡借款契约经过公证并纳税者,国家就保护放款者的债权,否则便视为非法经营 (相当于无证经营的工商业),国家不保护放款者的债权,在查出时要课以罚款。分散零星的民间信用利息率完全由市场调节。 (三)国家银行和信用社参与调节。国家银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信息捕捉,密切掌握民间信用的动态,通过及时调整存贷款政策、培育金融市场和采取适当浮动利率的办法,应吞则吞,应吐则吐,从宏观上保证全社会的金融稳定。
      农村信用社应扩大吸收股金,增强信用社的经济实力和群众基础,广伸网点,改善服务方式,简化手续,允许信用社采取较大幅度的浮动利息率,使信用社能够真正成为金融市场的中坚。除农村外,在城市也可以发动居民和个体户集资入股,大力发展城市信用合作组织,为股东和其他居民的经济利益服务。
       (四)抓紧民间信用立法,或者先行颁布政令,表明国家对民间信用的基本态度。通过立法或颁布政令,确立民间信用的合法性,保护正当的民间放款行为,取缔黑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鼓励竞争,建立必要的民间信用管理机构和审计机构,引导民间信用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
       通过对以上民间信用的认识和分析,我认为,简单的对民间信用做出决断是不客观的,但从长远看,让民间信用自由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管理和改造,要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发展。推动和深化民间信用金融体制改革,活跃民间融资渠道。建立个人信用祝福制度和个人信用担保机制。
      注重研究民间信用安排,创新思路,以推动民间信用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爱***

    2014-05-15 13:55: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经济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