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古代是如何制盐的?

首页

我国古代是如何制盐的?

我国古代是如何制盐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8 20:25:11
  •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炎帝时夙沙氏就教民众煮海水取盐。在仰韶文化时期(公 元前5000〜前3000年),福建沿海的人民制成了熬盐的工具。到了春秋战国,位于山东的齐国 专设盐官煮盐,并把“渔盐之利”作为富国之本。汉代盐铁已成为 “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资”。
      在明朝永乐年间,制盐技术又有 了新的发展,开始废锅灶,建盐 田,改煎、煮、熬盐为晒盐,并 一直沿用至今。从海水中制取盐的另一种方法 是滩晒法。滩晒制盐的地方是盐田, 一般建在海滩边,借用海滩逐渐升 高的坡度,开出一片像扶梯似的一 级一级池子,利用涨潮,或用风车 或用泵抽取海水到池内。
      海水流过 几个池子,随着风吹日晒,水分不 断蒸发,海水中的盐浓度愈来愈高,最后让浓盐进人结晶池,继续蒸发 直到析出食盐晶体。在我国,滩晒法最早出现在元 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大规模开 辟华北长芦盐区,开始大面积滩晒 食盐。其他国家海水制盐的方法基 本上和我国相似。
      有趣的是,美国 实现专利法时,第一个专利就是滩 晒食盐的工艺,滩晒法经济有效, 到现代还在广泛采用。现在我国有40多万制盐工人, 随着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加上科学 管理,海盐生产逐年上升,每年可 以生产海盐近2000万吨,占食盐总 产量的80%,居世界第一位。
      
      在制盐方法上,还有一种是冷 冻法。在瑞典和前苏联等国家,他 们让海水天然冷却成冰,冰几乎由 淡水组成,剩下来的是苦卤,就是 浓盐水。让苦齒经过几次冰冻,得 到的盐水越来越浓,最后,再用人 工加热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这种 方法只能在冬天生产,其产量不高。

    带***

    2018-12-28 20:25: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