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助

首页

求助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哪为高手能给我一个具体的讲解赏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25 12:13:55
      出自唐。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之水是天下最广阔的水;巫山云霞是天下最美的云霞。体验过沧海水,别的江啊,河呀就不叫水了、观赏过巫山云,其他的云霞,还算作云霞吗?作者把自己已故的妻子看作最好的女人,别人是不能顶替的。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元稹与其妻恩爱无间,相敬如宾,感情甚好然而幸福仅仅持续了七年时光,爱妻便不幸离他而去,元稹写下这首诗,寄托了自己无限的哀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演化自《孟子。尽心篇》中:“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
      此句喻意精妙。沧海无比深广,以至别处之水比之便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势临长江,云蒸霞蔚。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到:“其上独有云气,〈山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认为云是神女所化,茂如松涛,美如娇姬,气象万千。人在观其之后,就不会再留意到别处的云了。
      诗人用这两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至美至真,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此除爱妻之外,就再没有使自己为之动情的女子了。其情之真切,发自内心,世间少有。因而也就--有了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自己信步经过“花丛”,却懒于顾视,表示自己对其他女色已无眷恋之心。
      这种心境绝不是一般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那种潇洒做作与虚伪,而是情到深处,万念俱灰的真诚。为什么会这样呢?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体现了诗人亡妻之后的孤寂情怀。元稹一生精修佛学,尊佛奉道。“修道”也可理解为研习品行学问。诗人思妻之情深厚,无法解脱,于是寄托于修道之中。
      其实,“半缘修道”也好,“半缘君”也罢,都表达了诗人的郁郁心情,其忧思之情是一致的。 诗的意境深邃,抒情至真,感情强烈,并且用笔及妙。起首二句堪称千古佳句。“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流之势。全诗张驰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就其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深沉。 现今,这两句已突破了悼念原意,示人以历尽沧桑之感。 。

    我***

    2006-06-25 12:13: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