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从哪三方面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首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从哪三方面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从哪三方面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从哪个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5-11-01 15:14:48
  • 诗人通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是从视角、听觉和触觉三个角度来描写的.明月是视觉,惊鹊和鸣蝉是听觉,清风是触觉。

    l***

    2015-11-01 15:14:48

  • 2015-09-23 16:39:49
  • “稻花香”、“蛙声一片”都可看出该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题目也说了是夜间行走,所以时间是夏季某夜。

    H***

    2015-09-23 16:39:49

  • 2015-09-23 14:25:43
  •   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上阙:重点写晴朗的夜晚。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词人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之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之浑厚雄壮热闹;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香给人丰收的想象。
      简短四句话,寥寥几种事物的勾画,一个清朗、幽静、温馨、恬淡、悦耳、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凡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似乎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一动人场景。   下阙:这里与上阙不同,上阙写的是大环境,大背景,而这里词人笔锋一转,由远及近地叙写眼前的惊喜,“七八个”说明月光明亮,可见的只有几颗大而亮的星星在闪烁,可见夜之明朗。
      “两三点”说明雨点稀疏,一走而过而已,可见是随风而来的阵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有一个茅舍小店,此时却看它不见,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路转溪头忽见”,拐过一道弯路,走上小溪桥头,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词人面前。
      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E***

    2015-09-23 14:25:43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