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判断液晶质量好坏

首页

怎样判断液晶质量好坏

请大虾指点怎样判断液晶质量好坏
SAMSUNG710NZ12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11 07:04:25
      亮度
    如果大家平时有留意的话,现在CRT显示器的宣传中经常提到“高亮”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这么高的亮度呢?因为更高的亮度,图象的显示效果就越清晰,所能看到的细节就越多。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的。亮度是液晶的一个弱项,普及型液晶的亮度一般都在250cd/㎡(流明),低于这个亮度的显示器就不可取了,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要是液晶显示器,因为其无辐射无闪烁就一定对眼睛无害。
      其实,很多亮度不均匀的液晶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也很大,长期注视这种显示器的屏幕就很容易使眼睛疲劳,大家要避免购买到那些对亮度平衡处理得不好的显示器。 在挑选产品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盯着宣传单张的参数指标看,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眼睛去识别。
      有些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是以灯管超标运作缩短寿命实现的,这类产品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亮度高的时候眼睛看着总觉得不那么舒服。所以在看液晶显示器亮度的时候,不但要看指标,还要看亮得来效果好不好。 对比度 明暗之间的亮度差称作对比度,随着对比度的提高,显示器还原的色彩也就越鲜艳,画面色彩的层次感更加分明,色阶过渡更细腻。
       液晶板使用的很多部件对对比度都有一定影响,比如控制IC、彩色滤光片甚至定向膜等。只有一个适宜的对比度才能令液晶显示器呈现出理想的灰阶、色阶,从而实现饱满、丰富的影象效果。 人眼可以接受的对比度一般在250:1左右,日常使用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对比度能够达到350:1就能够让人十分满意了。
      而CRT显示器可以轻易的达到500:1甚至更高。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也推出了一些高对比度的液晶,如MAYA的V500已经达到了500:1。目前普及型液晶的对比度基本上都在300:1以上。 由于对比度很难通过仪器准确测量,所以经常成为争议较大的液晶指标之一。
      但有一点是业界共识——对比度越大并非越好,一定要与亮度配合才能塑造出完美的色彩。笔者曾见过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一款15寸液晶,调节对比度的时候画面效果变化很大,但亮度不管怎么调都不变,结果对比度一调高看着就非常刺眼,极不舒服。所以在看对比度的时候不要单一地看,要配合着亮度调节看,还是那句话,以眼睛看着舒服漂亮为准。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液晶面板的显示就好象排列好的一个个小门来让光通过,液晶屏所能表现的像素便是由单位面积上的“小门”的数量来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物理分辨率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永远都是使用着同一个分辨率的。
       对于CRT显示器而言,只要调整电子束的偏转电压,就可以改变不同的分辨率。但是在液晶显示器里面实现起来就复杂得多了,必须要通过运算来模拟出显示效果,实际上的分辨率是没有改变的。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像素同时放大(例如:从800x600分辨率到1024x768分辨率放大倍数为1。
      28),这就存在着缩放误差。当液晶显示器使用在非标准分辨率时,文本显示效果就会变差,文字的边缘就会被虚化。买液晶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着看亮度对比度,而忘了看它的物理分辨率了。 坏点 坏点是用户在选购液晶显示器时最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之一,同时这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液晶面板是由众多的显示点组成,靠每个显示点上的液晶材料在电信号控制下改变光的折射率成像的。
      我们计算一下在1024×768分辨率下,一个液晶板就有786432个显示点,如此多的点很难完全保证没有坏点。 如果将有坏点的液晶板全部报废,那就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因此生产厂商一般避开坏点来分割液晶板。把没有坏点或者极少坏点的液晶板以较高价卖给知名品牌整机生产厂商,而那些坏点数目比较多的液晶板则一般以低价卖给小厂商生产成廉价整机,以低价策略到市场倾销。
       全球各地的厂商根据坏点数目的多少来衡量液晶板的等级,日本标准是以3个坏点以下为A级合格、韩国标准是以5个坏点以下为A级合格、而台湾标准则以8个坏点以下为A级合格。 屏幕坏点最常见的就是白点和黑点,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也可以利用下面简单的方法来进行鉴别的:一般黑点的鉴别方法是将整个屏幕背景调成白屏,那黑点就一般逃不出你的眼睛;白点则正好相反,将屏幕背景调成黑色,这时候白点也就会现出原形啦!不过除了白点和黑点,有时还有其他的“彩点”,这时候消费者可以分别建立红黄蓝三原色的屏幕背景来简单鉴别一下。
      总之坏点的共同特征就是“死点”,他们对电信号没有反应,一直都是以那个颜色在那里亮着。 对于坏点,厂商有他们一些繁琐的标识,大致分为“三个坏点、无亮点(三个暗点)和无坏点”。“三个坏点”很简单,就是连亮点和暗点,加起来不能超过三个,也就是说可以允许有亮点;“无亮点”指屏幕上不能有亮点(但可以有暗点),并且保证暗点在三个以内,因为亮点比较显眼,而暗点一般不容易被注意到,因此暗点的接受程度和显示效果比亮点好一些,“三个暗点”(无亮点)的指标好于“三个坏点”;最后一个是“无坏点”,意思是整个液晶屏上不能出现一个亮点或一个暗点,否则都是不合格。
      “无坏点”的标准最为严格,对消费者来说也最好。 在这三种坏点的标识中严格关系(低至高):三个坏点——>三个暗点(无亮点)——>无坏点。大家在挑选液晶的时候,最好不要选那些超过三个坏点的。目前很多液晶显示器都标明无亮点,但暗点必须控制在三个以内,而最好的当然是没有坏点了。
      另外,大家在选购液晶的时候一定要要注意是“无亮点”还是“无坏点”,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有些商家经常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来蒙蔽那些不懂的消费者。(对于这点,一定不要盲目相信厂商的资料,最好是能够先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简单鉴别) 坏点亮点暗点,普遍的读者看了都会头痛的。
      其实根本不要管它,市场上很多经销商都可以保障,给你的货包没坏点,就找那种地方买,并在发票里写清楚这个保障服务就是了。如果非得买有坏点的东东,千万注意某些厂商会玩猫腻,坏点出现在屏幂不同位置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你肯定宁愿屏幂边缘有三个坏点也不愿屏幂中间有一个坏点,有些厂商的产品规格里写明了容许多少个坏点的同时,还写明可以出现坏点的位置,有些则没写明,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者是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通常都是以毫秒(ms)来计算。响应时间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部分--Rising(上升时间)和Falling(下降时间),而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指的就是两者之和。
       基本上响应时间越小越好。响应时间越小,用户在看移动的画面时就不会出现类似残影或者拖沓的痕迹。因为按照人眼的生理特点,响应时间如果超过40毫秒(<1000÷40=25帧/秒),就会出现运动图像的迟滞现象,这在玩3D游戏和看DVD影碟等对帧数要求高的时候最为明显。
       液晶响应时间慢一直是很多游戏爱好者咻之以鼻的。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的响应时间也有所提升。目前市场上响应时间最低的接受范围是30ms,这也是现在的液晶显示器较多的标识。即便是30ms(1000÷30=33。3帧/秒)也会出现拖尾现象,只是目前这还是一个普遍的参数,一些更好的面板可以达到25ms或20ms,甚至更高的16ms(1000÷16=62。
      5帧/秒)足够满足大部分追求速度感的游戏爱好者了。 一些喜欢玩文字游戏的商家喜欢标注“最快响应时间1Xms”,很多人就以为它的响应时间就是1Xms了,但是它的最慢响应时间到底是多少呢?实际的响应速度应该取它的平均响应时间来的,并不是片面地看它最快响应速度的;刚才都跟大家说了液晶的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上升响应时间”和“下降响应时间”,我们常说的响应时间是“上升+下降”的总时间。
      通常上升响应时间要快于下降响应时间,它们各自都一定小于总的响应时间,而一些商家只标明上升(或下降)响应时间,自然消费者们看起来会比较小,说它错也不算错,但明显是误导我们消费者。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要提高自己认识水平,那样才能清楚地选购液晶。
      由于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拿专门的软件来慢慢测试,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单辨别液晶响应时间的方法。首先在“我的电脑”打开C盘下WINDOWS目录(因为里面是最多文件的),然后用鼠标拖动滚动条,由慢到快,再由慢到快,最后快速拖动,留意文件的图标有没有拖影的现象。
      如果拖影比较严重,那就别考虑了,如果有一点或根本没有,那还可以考虑一下:) 灯管 由于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所以液晶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出于技术、成本和设计控制等方面考虑,液晶显示器是不可能为每个液晶象素都单独分配一个光源的,因此内部都有灯管来照亮液晶面板。
      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是两灯管设计,就是在液晶的上边和下边各有一个灯管,这种液晶也最为普遍。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开始出现四灯管和六灯管设计。在四灯管阵营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有两灯管的基础上,在屏幕的左边和右边各增加一个灯管,便成了四灯管,比较典型的是玛雅的V500;而另一类则是在原有的两灯管的基础上,上下各增加一根平行的灯管,构成四根互相平行的灯管,比较典型的是讯怡“纯净界”液晶。
       我们再来看看六灯管,其实六灯管设计实际使用的是三根灯管,厂商将三根灯管都弯成“U”型,然后平行放置,所以就看起来好像由六根灯管做成似的。目前,市场领先的几个液晶品牌如LG、三星、优派、纯净界的主流产品都是使用四灯管的设计,而六灯管这种设计在国内目前只有奇丽液晶显示器在使用。
       那到底哪种好呢?我们说没有一款是不好的。先说两灯管,这个技术虽然比较老了,但也是最成熟的,后面的四灯管都是从两灯管发展出来的。有人认为两灯管亮度不均匀,其实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屏幕顶端和底端各一根灯管,再加上均光装置,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亮度均匀,当然前提是液晶的做工要好。
       从两灯管发展出来的四灯管设计,其优势在于,能均匀的补充屏幕光源,避免屏幕灰暗现象的存在,同时还可以增加色彩的表现力。在视角范围内,肉眼已经感觉不到亮度的差异。六灯管可以让液晶的亮度更加均匀,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灯管发热量问题,六灯管不单单是比两灯管多出了四根灯管,而且两根灯管的连接处还多出一部分,这样必定会使发热量增大。
      大家都知道,发热量影响着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怎么才能解决所引致的散热、灯管的使用寿命、功耗等问题,这就要看厂家的能力了。 可视角度 液晶的可视角度确实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背光源通过偏极片、液晶和取向层之后,输出的光线便具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说大多数光都是从屏幕中垂直射出来的,所以从某一个较大的角度观看液晶显示器时,便不能看到原本的颜色,甚至只能看到全白或全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厂商们也着手开发广角技术,到目前为止有三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分别是:TN+FILM、IPS(IN-PLANE -SWITCHING)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首先是TN+FILM技术,这项技术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广视角补偿膜。
      这层补偿膜可以将可视角度增加到150度左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液晶显示器中大量的应用。不过这种技术并不能改善对比度和响应时间等性能,也许对厂商而言,TN+FILM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它的确是最廉价的解决方法,所以大多数台厂都用这种方法打造15寸液晶显示器。
       IPS(IN-PLANE -SWITCHING,板内切换)技术,它号称可以让上下左右可视角度达到更大的170度。有优点,也会有缺点,IPS技术虽然增大了可视角度,但采用两个电极驱动液晶分子,需要消耗更大的电量,这会让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增大。
      此外致命的是,这种方式驱动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会比较慢。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区域垂直排列)技术,原理是增加突出物来形成多个可视区域。液晶分子在静态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垂直排列,在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成水平排列,这样光便可以通过各层。
      MVA技术将可视角度提高到160度以上,并且提供比IPS和TN+FILM更短的响应时间。这项技术是富士通公司开发的,目前台湾奇美(在大陆奇丽是奇美的子公司)和台湾友达获得授权使用此技术。除了上面三种广视角技术外,还有液晶之父SHARP独家的ASV技术,韩国SAMSUNG的一种变形MVA技术“PVA”,以及韩国现代(HYDIS)的IPS的变形“FFS”等技术。
       可视范围分为平行可视范围和垂直可视范围,水平可视范围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轴线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范围。垂直可视范围是以显示屏的平行中轴线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范围。可视角度以“度”为单位,目前比较常用的标注形式是直接标出总水平、垂直范围,如:150/120度,目前最低的可视角度为120/100度(水平/垂直),低于这个值则不能接受,最好能达到150/120度以上。
       其他 大家在购买液晶显示器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的参数外,大家往往还会考虑液晶其他方面参数和配置,像液晶的重量、液晶的边框、液晶的厚度、液晶的外形、液晶的颜色、视频输入接口等。重量自然是越轻越好的了,虽然以后摆在电脑桌上,但是轻一些的液晶,以后搬动都方便一些。
      以前的型号比较老一些的液晶显示器的边框都比较宽,但是现在开始流行窄边框设计了,通常都只有20毫米左右(大概也就是比一元钱硬币的直径要小一些),至于对液晶的外形和颜色就要见仁见智了。其实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最好就是采用DVI数字接口,然而低价的液晶为了跟低端的显卡兼容,就大都采用D-SUB的模拟接口了。
      此外,在有的显示器上还会增加一些USB HUB,或者装上扬声器、液晶可以壁挂,或液晶内置电视盒可以直接当做液晶电视等附加功能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

    f***

    2005-07-11 07:04: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显示器 相关知识

  • 电脑网络技术
  • 电脑网络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