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思想品德选择6

首页

思想品德选择6

11.对下列行政行为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行政处罚行为                      B.行政处分行为C.行政立法行为                      D.国防外交行为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C.始于18周岁,终于死亡              D.始于18周岁,终于60周岁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体现了刑法的(    )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罪行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肉呢平等

14.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称为(    )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C.犯罪的主观方面                     D.犯罪的客观方面

15.公民甲是某单位的会计,他为了盗取本单位保险柜里的现金而设法配制了该柜的钥匙。后来甲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发现而将配制的钥匙丢弃,没有盗取现金,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6-23 11:38:35
    11.A
    12.C
    18岁才是公民!
    13.B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相适应原则: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14.B
    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确定了犯罪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确定犯的是什么罪和它的危害程度。
    15.C

    V***

    2010-06-23 11:38: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