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精神病院里给病者抽血是化验哪些疾病?

性别:男
年龄:21
病史:3
病情描述:我儿子患有精神类疾病,上次去精神病院抽血,我不知道是检查哪些疾病,谁能解答下?

有位医生是这样解答的:抽血主要化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胸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相对百分比、粒细胞相对百分比、单核细胞相对百分比等等吧。
是对我们身体的一种常规检查

但是我不太懂事检查哪些方面的疾病,呵呵. 
对*** | 2010-05-01 15:46:17

好评回答

2010-05-01 16:01:10
烟*** |2010-05-01 16:01:10 113 48 评论
那个医生说的没错,是常规血液检查。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及指标意义,如下:
红细胞(RBC)计数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

查看全部>>

那个医生说的没错,是常规血液检查。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及指标意义,如下:
红细胞(RBC)计数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
男性:120~160g/L(12-16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 110g/L);
中度(血红蛋白<90g/L);
重度(血红蛋白<60g/L);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红细胞形态改变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土0.29μ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m的3次方);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的9次方/L (2.4万—8.4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对贫血、各种血液病以及某些严重性疾病较具意义。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严重肝病、弥漫性毛细血管溶血(DIC)、尿毒症、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

白细胞(WBC)总数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
意义
一般见于对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血液病、过敏性疾病等的检测。具体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0.08—0.25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严重者表现为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核左移表示患者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强烈。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核左移显著,常表示感染极重,可能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老年人感染时,白细胞虽低(或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有核左移,与骨髓释放功能障碍及白细胞边缘池分布状态有关。

白细胞核右移
核分叶在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于5%时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减少,是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现。常见于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白细胞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分布不均匀、黑蓝色粗大颗粒,可能因为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颗粒发生变性。毒性颗粒如鉴别有困难时,可用美兰染色法,正常颗粒不被染色(或呈针尖样颗粒),中毒颗粒呈深蓝色粗大颗粒。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加
①急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盂肾炎、乙型脑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等;
②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③急性中毒:糖尿病酮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汞、铅中毒、安眠药中毒、某些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休克;
④急性失血:尤其是内出血;
⑤严重创伤:如车祸、烧伤、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等;
⑥生理性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或全身性严重感染。
②骨髓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③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④化学品、药物或放射性损伤:如苯中毒、氯霉素、氨基比林、他巴唑、抗癌药、磺胺类、砷剂、放射治疗等;
⑤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加强:如脾功能亢进。

一般健康体检、住院体检,都会做这样的血检常规项目。
0/300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2010-05-06 14:49:25
  • 红斑狼疮这个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它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
    
    对身体的危害十分大
    
    建议患者一定要抓紧治疗
    
    狼疮康复汤是孔氏验方馆提供的免费的治疗药方
    
    治疗的效果很好
    浪*** | 2010-05-06 14:49:25 98 53 评论
    0/300
  • 2010-05-06 14:06:01
  • 胆囊炎呢一定要少吃油腻的,油炸的,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我那时候还是用柏龄胆炎舒好的呢@!
    
    球*** | 2010-05-06 14:06:01 99 53 评论
    0/300
  • 2010-05-03 10:00:48
  • 等结果就完了,都是专业的术语,你不懂.
    清*** | 2010-05-03 10:00:48 82 56 评论
    0/300
  • 2010-05-01 16:34:32
  • 常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现在医院的很多检查是为了免去医生的嫌疑,医患关系紧张了。
    只*** | 2010-05-01 16:34:32 82 56 评论
    0/300
  • 2010-05-01 16:31:56
  • 就是检查身体,住院还检查大便 小便,怕你有什么传染病
    齐*** | 2010-05-01 16:31:56 81 5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