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一遇到事就怕,担心

我今年22岁了,今年刚开始读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我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害怕、担心!

我性格内向,家庭兄弟姐妹四个,我是最小的,从小很少独立做决定或担事。此外,我一直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从小到大基本上除了学习就没有参加过其他活动,与人交往甚少。还因一些原因,我从上了大学到现在一直有点自卑。

一直以来,一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不知如何下手的或需要在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要自己有表现的时候,总会害怕、担心!!!也不知道具体担心什么。而且每到这时情绪会低落,什么都没心情去干。
大家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不*** | 2009-10-05 10:54:59

好评回答

2009-10-05 15:10:32
心*** |2009-10-05 15:10:32 76 20 评论
这位朋友:
您好!你说“一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不知如何下手的或需要在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要自己有表现的时候,总会害怕、担心”,对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你,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我们知道,人类都具有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态,反映在心理行为之上,就是遇事心里紧张害怕。因为你在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之前不知道你所做的事或所讲的内容或所说的话是否认同...

查看全部>>

这位朋友:
您好!你说“一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不知如何下手的或需要在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要自己有表现的时候,总会害怕、担心”,对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你,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我们知道,人类都具有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态,反映在心理行为之上,就是遇事心里紧张害怕。因为你在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之前不知道你所做的事或所讲的内容或所说的话是否认同,也不知道他们怎样看待你本人,更不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或所说的话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支持和激励,所以也就产生了谨小慎微、过分认真对待的心理和行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对某一件事情越是过分注重,我们就越容易焦虑和紧张,行为之上就是越放不开手脚,反映在身体之上就是心跳加快、手脚发抖、说话嗑巴等,其实,有这些身心表现都是很正常的。既然它是一份很正常的心理,那么我们首先要把它接受下来,这样就会减轻你对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的过分关注,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真正的自我对他人都是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感染着他人,如果在自己没有压抑自我、随心所欲表现自己的情况之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很有魅力的人的。比如你除了在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要自己有表现的时候,总会害怕、担心,其他时候与他人交往和谈话并不紧张,这就是说既然你其他时候是很正常的,那么你完全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之下自然、自如的表现真实的自我,所以过去“一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不知如何下手的或需要在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要自己有表现的时候,总会害怕、担心”已成为过去,现在的你再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不要去想你所面对的是谁,不必拘谨、不必担心和过于认真,也不要事先考虑,到时候只要动手去做或张开嘴巴按自己所想的内容来讲就行,不要考虑自己的语言、自己所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否听懂,能否接受,能否欣赏,这是克服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这样你就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风格的机会,也就把握了主动,当然也降低或解除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发生。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生存的知识、技术、技能,如果已经非常成熟或做事非常完美了,那么我们也就不把自己称之为学生了,所以不过分在意自己讲得好与坏、所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否听懂;适当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比如“嘲笑他人者不如人”、“光屁股笑插杈裤”,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第三,承认和允许自己的缺点存在。“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因为人类个体存在着不同的缺点,所以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五光十色。所以,要允许自己有缺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学会坦然地说“我错了”、“这一点我不如你”。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轻松而自如地拥有和享受生活。
第四,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你而与你相拥。
第五,允许矛盾的情感存在。我们知道,在大千世界之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人的情感和情绪也是如此,比如,喜与怒、苦与乐、自信与自卑、坚强与懦弱等等都是相随相伴的,这些情绪与情感都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理智的去对待和选择,许多问题就会烟消云散。
第六,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受压抑的胆小的人说话时声音明显细小,信心不足,所以在讲话的时候,要注意提高你的音量,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科学的对比实验的解释是,大声说话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到压抑的潜能,同时也能使你的胆量在大声说话中得到扩张,那么你讲起话来也就挥洒自如了。
第七,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当你在做事或公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坚持把自己所要做的事努力做,所要说的话说出来。
第八,平时多和同伴、朋友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在你说话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在众多的人面前讲话。这样既可以锻炼和改变共场合演讲、参加集体活动害怕的境况,又可以通过他们的支持来发展和完善自己自己,达到提高自信心的目的。
第九,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听,我做事大家都喜欢”、“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在他人面前讲话的时候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他行,我也行。他能做,我也能做。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正在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
第十,说出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当你在共场合演讲时,就大胆地告诉你的同学或老师:因为自己讲得不好,害怕被你们耻笑,请你们多多谅解!当你自然的表达出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之后,你的心绪自然也就平和了,紧张和焦虑也随之消失了。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你选择参考,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自我调节和调整成功!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9-10-05 15:03:01
  • 研究生也会这样啊,你研究什么的?
    英*** | 2009-10-05 15:03:01 45 29 评论
    0/300
  • 2009-10-05 11:23:52
  •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容易患得患失,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缺乏自信心。建议了解交际方面的知识。多交际。简单点的找几个死党做参谋。
    q*** | 2009-10-05 11:23:52 55 2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