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朱熹《与陈师中书》片段译文

首页

求朱熹《与陈师中书》片段译文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愿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2-18 20:28:22
      自明死了快要一年了,我一想到这就觉得很难过,悲痛就像当初一样。不知道他当初叫你所遍排的文章,现在是否已经完成了?他所写的文章,自然足以流芳百世。虽然如此,但他所阐述的道理比较复杂,这要让后人明白清楚呀。字明家里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听朋友说,他的妻子很知书达理,一定能够赡养老人,抚育幼儿,以这来保全她的忠贞的节气。
      这件事情还得在丞相夫人的勉励帮助之下完成呀。使自明死后成为忠臣,而他的妻子活着成为贞洁的妇人,这也是伦理道德的一件美谈呀。我想你们大家一定会帮助促成这件事的。从前伊川先生曾经谈到这样的事,他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实在是迂腐之言。
      但从知书达理的人来看,一定知道这样做是很难的(也可做改变)。更何况丞相是一代元老,受大家的尊重,举手投足之间,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基于道义,不可不说明白。不敢登门直说这件事,希望通过你委婉地告诉他们,我不觉得这是超越我本分的事情(这是分内的事)。
       。

    1***

    2007-12-18 20:28: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