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呢

如何区分阴虚阳虚气虚


      		
我*** | 2018-06-11 03:07:2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6-11 05:12:30
  • 阳虚则寒: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熙,机能减退或虚衰。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的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能制约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因为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

    查看全部>>

    阳虚则寒: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熙,机能减退或虚衰。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的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能制约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因为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熙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弱衰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相,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相。
    阴虚则热: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一般的讲,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偏盛的虚热证。
    阴虚之证,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为主,其他三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生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
    气虚: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全身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减退,以及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等方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也可因劳伤过度、久病耗伤、年老体弱所致。气虚多见于慢性疾患,老年患者,营养缺乏,疾病恢复期以及体质衰弱等病变。其临床表现以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脉细软无力等症为特点。
    气虚和阳虚,虽然都是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但是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减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气虚少,所以气虚属于阳虚的范畴,气虚可发展为阳虚,但气虚不一定阳虚。其区别在于:气虚是虚而无寒相,而阳虚则是虚而有寒相。
    由于气与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及血和津液,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如气虚可导致血虚、血瘀、出血,也可引起津液的代谢障碍,如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形成痰饮、水肿等。
    邵*** | 2018-06-11 05:12:30 2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