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眼科

“鸳鸯眼”是怎么来的?

“鸳鸯眼”是怎么来的?
我*** | 2018-03-22 03:42:3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3-22 11:06:50
  • “鸳鸯眼”是怎么来的?研究发现,屈光参差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40岁以上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的发病率比较高。梁纳介绍,屈光参差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先天性的眼疾,如先天性白内障、斜视、上睑下垂等,以及后天眼球发育不协调等。眼球在“正视化”发育的过程中出差错——幼儿本来是处于远视的状态,逐步变成正视,学龄后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其间如果双眼眼轴的增长速度不协调,就可能产生屈光参差。例如,头发刘海下垂挡住...

    查看全部>>

    “鸳鸯眼”是怎么来的?研究发现,屈光参差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40岁以上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的发病率比较高。梁纳介绍,屈光参差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先天性的眼疾,如先天性白内障、斜视、上睑下垂等,以及后天眼球发育不协调等。眼球在“正视化”发育的过程中出差错——幼儿本来是处于远视的状态,逐步变成正视,学龄后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其间如果双眼眼轴的增长速度不协调,就可能产生屈光参差。例如,头发刘海下垂挡住半边脸的发型会影响被遮眼的眼球,若是幼儿便可能发生严重的知觉性近视,于是出现病态的屈光参差。具体而言,3~7岁的学龄期儿童容易出现弱视,而学龄后的青少年由于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没有得到及时矫正,而容易出现斜视。此外,内眼手术、外伤等也可导致屈光参差。
    周*** | 2018-03-22 11:06:50 0 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