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毒素的半数致死量越大表明毒性越强,这句话对吗

首页

毒素的半数致死量越大表明毒性越强,这句话对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6 01:54:05
  • 应该是对的吧

    我***

    2018-11-26 01:54:05

  • 2018-11-26 01:50:12
  • 不对对对对对

    h***

    2018-11-26 01:50:12

  • 2018-11-26 01:44:14
  • 如果是等量的情况下

    H***

    2018-11-26 01:44:14

  • 2018-11-26 01:40:09
  • 不对吧,应该相反吧

    韩***

    2018-11-26 01:40:09

  • 2018-11-26 01:37:11
  • 应该差不多吧~~~~~

    不***

    2018-11-26 01:37:11

  • 2018-11-26 01:32:00
  •   半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
      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这测试最先由J。W。 Trevan于1927年发明。

    1。常用指标

    在测定某种毒物的半致死浓度(semilethal concentration,LC50)时,经常用到四个指标,分别是24小时半数致死浓度24h LC50;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48h LC50;72小时半数致死浓度72h LC50;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96h LC50。
      

    2。例子

    乙醇对年轻和年老大鼠的口服LD50分别为10。6 g/kg和7。06 g/kg。烟碱(尼古丁)对大鼠的口服LD50为50 mg/kg。

    3。
      应用惯例

    LD50的表达方式通常为有毒物质的质量和试验生物体重之比,例如"毫克/千克体重"。虽然毒性不一定和体重成正比,但这种表达方式仍有助比较不同物质的相对毒性,以及估计同一物质在不同大小动物之间的毒性剂量。
      应用半数致死这量度方法有助减少量度极端情况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减少所需试验次数;然而这亦代表LD50并对所有试验生物的致死量:有些可能死於远低於LD50的剂量,有些却能在远高於LD50的剂量下生存。在特殊需要下,研究人员亦可能会量度LD1或LD99等指标(即杀死1%或99%试验总体之剂量)。
      物质的毒性往往受给予方式影响。一般而言,口服毒性会低於静脉注射的毒性。故此在表达LD50时经常会附带给予方式,例如“LD50 i。v。”表示静脉注射下的LD50。和LD50相关的两种指标,LD50/30和LD50/60,是分别指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导致受试总体在30天或60天後半数死亡的剂量。
      这些指标通常用於描述辐射毒性。

    4。其它指标

    另一种毒性指标,LCt50,包含了浓度(C)和暴露时间(t)的描述,通常以"毫克·分钟/立方米"作描述,类似的ICt50则是使半数人员失能的剂量。
      这两种指标通常作描述化学武器,其毒性亦受呼吸速度和衣着影响。Ct这概念最先由弗里茨·哈伯提出,假设在100 mg/m3下暴露1分钟和10 mg/m3下暴露10分钟是相等的。然而这定律对於一些可以被身体快速分解的物质如氰化氢便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暴露时间才可确定致死量。
      在环境研究中,LCt亦可用於描述水中的有毒物质。对於病原体,亦有一种类似的半数感染量(ID50)的概念,是指在某一给予途径下足以令半数受试群体感染的病原体数量,例如口服1200个病原体/人。因为病原体数量难以量度,感染量亦会以对不同动物的LD50表达。
      对於生物武器的感染量,亦可以ICt50表达。

    例子
    乙醇对年轻和年老大鼠的口服LD50分别为10。6 g/kg和7。06 g/kg。
    菸碱(尼古丁)对大鼠的口服LD50为50 mg/kg。
      

    5。争议

    动物权利组织一直批评以动物进行LD50测试,特别是一些物质可能令动物在长时间痛苦下死去。一些国家如英国已开始禁止口服LD50测试,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亦在2001年废除对口服毒性测试的要求。
      

    6测定方法

    Reed-Muench法
    生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并与相应的病毒粒子呈现特异性结合,因而阻止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或抑制其侵入,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
      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是以测定病毒的感染力为基础,以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的残存感染力为依据,来判定免疫血清中和病毒的能力。中和试验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病毒量与等量系列倍比稀释的血清混合,另一种是固定血清用量与等量系列对数稀释(即十倍递次稀释)的病毒混合;然后把血清-病毒混合物置适当的条件下感作一定时间后,接种于敏感细胞、鸡胚或动物,测定血清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的能力及其效价。
      如果接种血清病毒混合物的宿主与对照(指仅接种病毒的宿主)一样地出现病变或死亡,说明血清中没有相应的中和抗体。中和反应不仅能定性而且能定量,故中和试验可应用于:

    1。病毒株的种型鉴定:中和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同一病毒的不同型的毒株或不同型标准血清,即可测知相应血清或病毒的型,所以,中和试验不但可以定属而且可以定型。
      
    2。测定血清抗体效价:中和抗体出现于病毒感染的较早期,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较长。动物体内中和抗体水平的高低,可显示动物抵抗病毒的能力。
    3。分析病毒的抗原性。

    毒素和抗毒素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用组织细胞进行中和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因微量法简便,结果易于判定,适于作大批量试验,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固定血清-
    稀释病毒法(病毒中和试验)病毒毒价的测定 毒价单位:衡量病毒毒价(毒力)的单位过去多用最小致死量(MLD),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全组试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但由于剂量的递增与死亡率递增不呈线性关系,在越接近100%死亡时,对剂量的递增越不敏感。而一般在死亡率越接近50%时,对剂量的变化越敏感,故现多改用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毒价测定单位,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用鸡胚测定时,毒价单位为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或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用细胞培养测定时,用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在测定疫苗的免疫性能时,则用半数免疫量(IMD50)或半数保护量(PD50)。

    固定病毒
    稀释血清法(血清中和试验)
    病毒毒价的测定(微量法)
    (1) 病毒的制备 将病毒接种于单层细胞,37℃吸附1h后加入维持液,置温箱培养;逐日观察,待细胞病变(CPE)达75%以上,收获病毒悬液冻融或超声波处理,以3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定量分装成1ml小瓶置-70℃保存备用,选用的病毒必须是对细胞有较稳定的致病力。
      
    (2) 病毒毒价测定 取置-70℃冰箱保存的病毒一瓶,将病毒在96孔培养板上作10倍递进稀释即10,10,10……,每孔病毒悬液量为50μl,每个稀释度作8孔,每孔加入100细胞悬液,每块板的最后一行设8孔细胞对照,制备细胞悬液的浓度以使细胞在24h内长满单层为度。
      把培养板置5%CO2温箱37℃培养,从48-14h逐日观察细胞病变,记录结果。

    希望对你有用。

    哭***

    2018-11-26 01:32: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