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V*** | 2016-09-21 18:06:4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1 19:41:41
  • 
    (1)病因:未经手术的多种心脏或大血管疾病如Valsalva窦破裂、主动脉狭窄、创伤性动静脉瘘、梅毒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及肥厚性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各种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修补术,最多见的是涉及主动脉瓣的手术(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其次是二尖瓣膜病(如关闭不全),自开展心脏或大血管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后,本病较前多见。
    
    (2)发病机制:①湍流产生的剪切力直接损伤红细胞:是本...

    查看全部>>

    
    (1)病因:未经手术的多种心脏或大血管疾病如Valsalva窦破裂、主动脉狭窄、创伤性动静脉瘘、梅毒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及肥厚性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各种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修补术,最多见的是涉及主动脉瓣的手术(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其次是二尖瓣膜病(如关闭不全),自开展心脏或大血管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后,本病较前多见。
    
    (2)发病机制:①湍流产生的剪切力直接损伤红细胞:是本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湍流所产生的剪切力可使红细胞破裂,影响湍流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压力梯度的血流速度,左心室与主动脉在左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梯度最大,故血流在此处最容易出现湍流,涉及主动脉瓣的病变或手术最容易发生本病,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也可以发生本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左心室收缩时,与左心房之间也产生较大的压力梯度而发生同样的情况;此外,任何原因如瓣膜关闭不全、人工瓣撕裂或与周围组织间有缝隙等所引起的血液反流均可产生揣流。②人工瓣膜主要从两个方面损伤红细胞而发生溶血:一是人工瓣膜表面光滑程度,表面粗糙的人工瓣膜容易摩擦损伤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机会较大,而金属制作的瓣膜表面较光滑,发生溶血相对较少。另外,表面粗糙的瓣膜上,易有纤维蛋白沉积而发生类似于微血管病性溶血的现象;二是人工瓣膜的制作材料,例如,是生物瓣还是机械瓣、是否容易被内皮细胞覆盖等。③其他免疫机制:是本病发生的一个次要因素,个别患者Coombs试验阳性,其原因可能是机械损伤后暴露出来的细胞抗原诱导产生了自身抗体;另外,有病变的、修补后的瓣膜或更换的人工瓣膜在关闭时可直接损伤红细胞。
    不*** | 2016-09-21 19:41:41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