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眼科
什么是内斜视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奋*** | 2015-12-15 18:59:0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15 18:59:05
  • 1.远视大于+2.00D应予以矫正。 2.有弱视者,可用遮盖治疗。交替遮盖对少数弱视患者有效,对防止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无效,因为在婴儿时期,只有双眼正位,或至少10△以内斜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所以对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早期,用交替遮盖数年,以后训练融合,再做手术是不对的。 3.小于1.50D者可用强缩瞳剂,一日1次,共2~3周,当患儿≥6个月,并能交替注视时,可以考虑手术。 4.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

    查看全部>>

    1.远视大于+2.00D应予以矫正。 2.有弱视者,可用遮盖治疗。交替遮盖对少数弱视患者有效,对防止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无效,因为在婴儿时期,只有双眼正位,或至少10△以内斜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所以对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早期,用交替遮盖数年,以后训练融合,再做手术是不对的。 3.小于1.50D者可用强缩瞳剂,一日1次,共2~3周,当患儿≥6个月,并能交替注视时,可以考虑手术。 4.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视治疗主要是手术矫正眼位,争论是何时,如何施行手术。Parks、Taylor、Costenbader主张手术应在6~12个月内进行,Parks认为在6~12月期间施行手术要比12~18月期间施行手术术后恢复融合功能的机会要我。von Noorden、Jampolsky等人根据研究材料证明,先天性内斜视在1岁以后手术矫正眼位,可以获得两眼融合。他们认为,在2岁以前矫正眼位,获得双眼中心性融合的百分率不高于生后12~18月期间进行手术者。此外,他们的研究更进一步证明,若手术后应用眼镜矫正,即用三棱镜或负球镜以矫正术后残余斜度,则可明显增加双眼中心性融合率;约53%的患儿术后使用眼镜矫正,可获得双眼中心性融合,而单纯手术者则仅为6%。再者,小于1岁的患儿,在检查、诊断与精确测量方面都有一定困难,如果术前准备不充分,则术后更易发生过矫正或矫正不足,所以大多数眼科医师认为施行手术的最好时机应在生后12~18月期间进行。最迟不宜大于2周岁。Parks认为先天性内斜视术后即使视轴平行,也不能有很好的立体视,只能获得周边融合(peripheral fusion),而无中心性融合,即所谓单眼注视综合征(monofixation syndrome),此点亦很重要,因为它可以防止内斜复发或变为外斜视。
    落*** | 2015-12-15 18:59:05 47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