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少林禅医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特点?

首页

少林禅医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特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6-24 19:09:24
  •   少林禅医之三种主要行医方法 
     
    2007-02-01 09:25:25 
     
    大中小 
    一。气化疗法
      
        禅医与传统中医理论一样,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湿则气泄,惊则气乱,忧则气滞,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气随百病,百病发于气也。
      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一切事物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故讲禅机即气机,悟禅机即悟气机。气通则血脉通,气不通则血脉不通,病生矣。所以,知禅机即可释病理,以通气化滞开结为主,主要以点化人体经络和气穴为主,以少林一指禅、二指禅之功点摩人体之经络气穴,化人体之滞气和气结,滞化结开气通则病释。
       二。药物疗法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丰饶的土地蕴天地之精华,为少林历代名医采摘百味之药提供了便利条件。中药百味,大抵可归为辛、酸、甘、苦、咸五大味。长期以来,少林医学中治疗跌打损伤、骨科、内科之多种良药,或煎服,或膏膜,或点滴人体窍门等,俱皆有效。
       三。食疗法    少林禅医一道,不但有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临床医术,而且特别注重食品养生。禅医理论认为:用药不如进食,药疗不如食疗。佛禅一道,于饮食中讲究较多,斋饭素食,乃是总括。观之牛羊一类,虽饮水食草,然膘肥体壮,或奔跑或负重,皆有坚忍耐力。
      所以,禅医医理在于引导患者医病之时,不食荤腥,而是食之以特定之谷物、蔬菜。腥是所有动物肉类,荤是葱、韭、蒜、芥等,且苦辣酸甜咸五味皆不可过食。民间亦常有"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一说。通过特殊之饮食调理,由内而外来调理人体脏腑、气脉,从而祛病强身。
       。

    l***

    2007-06-24 19:09: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