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每个毕业生的档案里都有报到证的附件?

首页

每个毕业生的档案里都有报到证的附件?

每个毕业生的档案里都有报到证的附件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12-22 12:05:19
      档案中没有报到证啊,我以前看过自己的档案,只是大学的资料罢了。如果是第一份工作可以让学校给你改派,要不是第二份工作只需要有以前工作的离职证明就行了啊。
    他们说的报到证可能是说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之后,由人才市场给你出具的报到证。
    一、人力资源派遣问题 
      这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办的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人力资源派遣服务机构,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双方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
          人力资源派遣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供国家人事劳动政策、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     2、提供代为招聘、引进所需人才服务,包括办理大学毕业生的接收事宜;    3、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负责管理人事行政关系、人事档案事宜及相关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整理;     4、按照有关规定,承办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和考评申报;    5、办理派出人员的录用、退工、合同鉴证等事宜;    6、为派出人员发放工资和福利,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7、 代为派出人员办理社会统筹保险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并办理赔付手续;    8、按有关规定办理派出人员的出国政审、申办证照以及出具各种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     9、协助办理派出人员解聘、辞退后的推介和再就业事宜;    10、承办与人事管理相关的其它事宜。
           在武汉光谷人才服务中心,有一个负责人力资源派遣的部门,但是没有把我们安排在这个部门,对其不是特别了解,只有偶尔经过是看到来办理社保或咨询的人。   二、毕业生档案问题  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
      其实不然,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     的烦恼和损失。
      同时,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可是由于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学校保存的只是学生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恰是学生的人事档案,比如学生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
      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
      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毕业生应该重视自己的档案问题。   三、转正定级问题 1、转正定级的定义  单位委托人事代理或个人委托代理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年见习期满后,填写《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表》,提交毕业生本人800字以上的见习期工作总结,用人单位签发考核(盖章)意见后报送所属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转正定级手续,确定工资级别,初次认定技术职称,审核后装入本人档案,作为干部身份的依据。
      《应届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是新参加工作人员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个人职称晋升、工资调整、档案验收等诸多方面。  为了更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凡毕业生将自己档案存放在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人才中心)的,人才中心将根据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的授权,为存放满一年的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并得到全国各地人事人才机构的互认,它将是大学毕业生考入公务员队伍或进入事业单位核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二是大学毕业生办理异地调动手续的必备条件。
      因为大学毕业生的档案自存放人才中心之日开始一般以报到证报道日期为准,一年期满后,由人才中心根据人事人才的有关政策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将根据转正定级的时间办理调动,否则不予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大学生毕业,办理了就业手续(即档案里有报到证明的)一年后可以办理转正定级。
      户口托管在就业指导中心或放在学校的,属于未就业托管,按政策是不能办理转正定级的。所以,毕业后,最好不要把户口和档案托管在就业指导中心,户档托管在就业指导中心的毕业生属于学生身份 ,户档在人才中心的办理过就业派遣手续毕业生属于干部身份,托管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办理不了转正定级、职称评审和省内外调动手续; 人才中心办理过就业派遣手续的可以办理转正定级、职称评审、省内外调动等手续;就业指导中心一般不属于计划生育授权单位,托管的毕业生如果要办理计划生育指标需将户口转回原籍在原籍办理。
      放就业中心托管满两年,凡未办理转出手续的,一般会收取滞留户口管理费用(收费标准以各地物价局制定的标准为准)。 人才中心户口属于毕业分配落户,其户口为永久性户口。可以办理计划生育指标并可以在市内自由移动,购房可以直接落户不受房款和面积的限制可以直接转为非农业家庭户。
       2、转正定级是异地调动必备条件   “干部身份”就是所谓的“转正定级”手续。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需持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社系统开具的报到证(派遣证)到接收单位工作,工作满一年并填写《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表》之后方可获得干部身份。报到证连同转     正定级表一起,就成了“干部身份”的代名词。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专家解释,在实际操作中,诸多事实表明“干部身份”不能丢弃。如落户“门槛”较高城市的毕业生,没有“干部身份”就无法调入;一些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也明确要有“干部身份”。报考公务员或在一些事业单位、国企的招录、调动中,如果没有“干部身份”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在原有制度尚无松动迹象前提下,毕业生必须注意保留自己的干部身份。”专家建议,大学生毕业工作满一年后,别忘了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这样才能得到全国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的互认,这不仅是考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核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办理异地调动手续的必备条件。
          据了解,每位大学生毕业时都会得到一张《报到证》,规定了持证者在向什么部门报到的时间地点,不按照要求时间和地点报到会导致干部身份丧失。此外,毕业生就业后,学生档案要变为人事档案转到工作单位,如果该单位无资格保存档案,又没有通过单位或个人委托及时转存到人才服务机构,变成所谓的“口袋档案”,将导致干部身份无法获得。
         专家提醒说:“到外地工作别忘了将档案挂靠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样既不影响在当地工作,也不影响职称‘晋级’,工龄还能连续计算,一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可以顺畅地完成衔接。” 3、公务员转正定级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中规定,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没有工作经历的公务员: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办事员,定为二十七级;大学专科毕业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六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五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定为二十四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主任科员,定为二十二级。
          其他新录用的公务员:原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可参考其原任职务与级别,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务与级别。其他具有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资历和工龄,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务与级别。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还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
          四、报到证问题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俗称派遣证),它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只有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持有,是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如报到证遗失,应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由学校上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予以补发。毕业生在离校时,除升学或申请待分外,一般都有一张报到证。
      有的毕业生未与单位签约,自认为没有报到证,但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已按国家规定派往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这部分毕业生千万不要忘记领取报到证。报到证的用处很大,它是一个人干部身份的证明,没有报到证的档案人才交流中心不会接收存放,尤其是考公务员和去事业单位的学生,没有报到证就去不了。
      报到证可以保留你的干部身份、定级转正、评职称、计算工龄。报到证一般     是用来落档案的,报到证上的地址就是你应该去报到的地址。报到证在你档案里有一联是白的纸,你手里拿着的是蓝的纸,要留好,要在有效期内(一般是一个月)报到,过期就作废了,以上的干部身份、工龄什么的就没了。
      报到证的办理很简单,学生拿着自己的就业协议去学校就业部门就可以办理。如果以后改变工作单位,可以去学校改派一次地址,这样报到证上的新地址就是你的新单位放档案的地址了。  找到工作,就业落户的时候用,临时性的工作一般是不需要报到证的。 (1)关于报到证的期限问题——报到证的期限是两年,假如两年之后,再去报到,相关部门就不会给予办理了,不管你找没找到工作,毕业之后还是先回派遣地报到,这样便于当地的有关部门及时掌握你的信息,报到时要携带报到证、毕业证去相关部门办理,假如你是师范类要到教育局报到,非师范类要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下的人才服务中心报到。
      报到证有两份,一份有自己保管,是正本,另一份在档案里面,是副本。 (2)关于毕业生的档案问题——假如你的档案学校已给打回原籍,师范类要到教育局查询,非师范类要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下的人才服务中心查询。 (3)关于落户的问题——毕业后到相关部门报到之后,相关部门会给你开一份落户介绍信,你携带落户介绍信、报到证及户口迁移证到当地的派出所就可以落户。
       (4)关于档案的存放问题——毕业两年内人才中心代管费免费,两年后每年存档费60元 。假如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那么档案放在人才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后,才是干部身份,以后评职称什么的,这几年的工龄都可以算数。 谢谢。

    1***

    2013-12-22 12:05: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