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颜真卿的作品有哪些?

首页

颜真卿的作品有哪些?

颜真卿的作品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8-06 20:39:24
      颜真卿则不一样。他是一个锐意求法、立法而卓有成就的书家,他对历史的贡献突出地体现在他的“颜体”上。他的真书法度严谨,一点、一画、一转、一折都决无懈笔。而且其堂堂正正、雄浑苍劲的格调不仅令人想见他的气质性情,而且还联想到其宁死不屈、怒斥叛贼的忠义气节。
      可是,他的卓越成就不仅在真书,还在于他的行书的独特体貌和情境,这方面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他的行书又是另一种气象,你难以想象出自同一人的笔下。他的真书严谨至极,而其行书却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我们研究颜体行书,所依据的是他的信札草稿,而这些作品都是在平时的非郑重的实用用途中产生的,由于是随意所为,无意于佳,因此能表现真情实意。
      点画厚重,用笔圆浑,结体宽博,这是其真书和行书都具备的基本特征。但由于行书多用于非郑重用途的随意书写,使其艺术天才、灵感性情随兴得以充足喷发,故其书法点画飞动,多连笔之势,体态就势变异,奇妙无穷,焕发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如《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而《刘中使帖》顿挫激越,体势奔放,以至一个“耳”字以枯笔通贯全行。
      我想,此帖的气象变化当与其作书时的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所谓“吴希光(叛将)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耳”字的意外之笔正反映了这种兴奋情绪的沸点。接下去四行则越写越奔放,是因所写内容又谈及一个胜利喜讯之故。颜真卿著名的行书作品还有“三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
      其中,《告伯父稿》为刻本,书、刻皆不足以称善。《祭侄文稿》与《争座位稿》实为绝妙之品。草稿因其性质,书法尤为率意,但率意显真情,无刻意之迹。《祭侄文稿》运笔迅疾,情绪激动,与其悲愤之情有关。其书法最妙处,我认为一在其字的点画密聚,草成一个块面之处;二在其枯笔连擦写数字之处。
      这两种现象交相映衬,造成虚实、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枸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争座位稿》也有这样的特点,只不过因是刻本,这些特征不似《祭侄文稿》那么真切而已。此外,草稿的涂改、添加之处更增添了率意感,这本是因草稿而自然形成的,今世却有着意仿者,将古人的诗文拿来再行涂改一番以追求率意之趣,不免东施效颦,流于浅薄庸俗了。
      颜真卿的行书信札、草稿,因其用途和行书书体的形式特点,使其点画用笔中舍弃了对起笔、收笔和转折、勾趨等处的刻意求工,但却保留了沉实挺劲而浑厚的线质,结体则变严谨端庄而为宽松多态,章法又随势产生松紧、疏密的变化,这正体现出颜真卿书法的艺术创造力和尚层次的书美意趣。
      颜真卿还有一件奇特的作品——《裴将军诗》(图105),为《忠义堂帖》刻本。对于此作真伪,历来未作定论。但从此作书法之气度,结体、点画形态及其取势特点来看,非颜真卿绝对达不到此等功力与意境。退一步说,如是伪作,那位作伪者的书法实在可与颜真卿媲美,即说他的“颜体”超过了“颜体”主人也不为过。
      因此,我认为这件作品在颜体书法中是不可多得的杰作。颜真卿善作大字。唐代书家,初唐的几位皆以小字逞其能,李北海始善写大字,而颜、柳更甚,尤以颜真卿为优,且最为雄强浑厚。此作将大草、小草、行书和真书合为一体,时而端庄沉重,时而轻盈飞动;时而柔转,时而刚折;时而数字贯穿一气,时而字字独立。
      真是天才发挥,妙造不尽。此诗歌颂裴将军的战绩,造句极富于想象力,气势浩大,雄风英气洋溢,读之令人振奋。颜真卿书此诗,不能不由此诗之意境而促发其激荡的书情。再加上其气质性灵的天生相合因素及其一贯的雄浑壮伟的书风基调,创作出与此诗意境、格调相一致的书美意境,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可与此诗并称为“双绝”了。
      如以颜真卿的最高艺术情趣论,此作堪称登峰造极,因为这件作品最富有艺术匠心,其激动人心的韵律节奏和雄浑镑礴的气势足以震撼书史。柳公权的行书作品传世极少,《蒙诏帖》(图106)展示了他的风格。这是一纸短札,仅27字。字较大,一般在四五厘米高,最大者达七八厘米。
      书法随意流畅,点画粗者厚重,细者挺劲,即游丝亦甚有弹力。因作书旨在述事,于书法优劣不甚计较,反成佳作。观其点画形态、结字特征,完全与其真书同一法理,而其线条的连绵交接颇见其婉秀的韵致。此帖气象清丽流美,与其真书的戈戟森严、刻意求工迥异。他与颜真卿一样,作真书皆锐意示法,精工至极,而作行书却又能放任自如。
      严谨的真书法度赋予了他们的行书艺术以深层而丰富的线质内涵,而天性气质、学识修养及其一时的情性变化,又使其行书具有某种精神意蕴。可贵的是,他们的书法既能一笔不苟、刻意求工,又能潇洒浪漫,天趣迭出,既能成为法度之准绳,又能作情境创造之典范,毕竟大家,与能得法而不能破法的平庸书家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颇能给我们今世的书家以启迪的。

    树***

    2017-08-06 20:39: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