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君子"和"小人"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首页

"君子"和"小人"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君子"和"小人"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22 13:47:04
      
    古人之所以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完全是继承了孔子的说法。而其标准也大体上是按照孔子针对这两种人的言论而定,只是后来逐渐有所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种普遍而固定的说法。
    孔子的言论中对于"君子"和"小人"的说法相当多。按照孔子的说法,"君子"与"小人"首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提出了君子不以自己为大,心存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行的人,敬畏圣人的教诲;而小人在内心里以自己为大,没有敬畏,不信天命,不敬畏圣人,任意而行。这里道出了君子、小人深层心理上的区别。
       其次,君子的行为与小人的行为的出发点不一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行事是依据道义所在,超脱自己的利害得失和好恶,如同孔子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一定执着的,没有一定否定的,只按照"是否合乎道义"的原则来衡量。
      而小人则是按照一己的利害行事,所谓"拔一毛而利于天下,不为也"。这里从行为动机上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还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之间见解不一定相同,各自拥有独立的思想,却可以相处得很融洽;而小人之间因为没有自己的精神坚持而显得彼此相同,却不和睦,这里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说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因为不在意得失而内心坦荡,小人因为在意得失而经常表现得很忧虑,这是"君子"与"小人"在外在精神状态上的区别。另外,还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

    黄***

    2017-07-22 13:47: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