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官员上朝时为什么要拿块板子?

首页

古代官员上朝时为什么要拿块板子?

古代官员上朝时为什么要拿块板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5-31 11:24:10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所持的板子,被称为“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它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必备工具。笏板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文武大臣在朝中手持笏板以示对皇帝的尊敬;其次是作为备忘之用,例如:大臣们常将皇帝的旨意、朝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自己要向皇帝禀报的国事等,记录在笏板上,以防遗忘,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办公笔记本或电脑。
      笏板的形状不大,《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但古代的尺寸要小于今天的尺寸。笏板虽然不大,但质地贵重。笏是用玉、象牙或上好的竹制成的。笏板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有史学家认为在商 朝可能就开始使用它了。因此,它是我国古代官员使用时间最 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不同等级的官员,手执的笏的质地也各不 相同。唐代武德四年(621)以后规定,五品以上的官执象牙笏, 六品以下的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 笏,五品以下则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被废弃了。

    w***

    2017-05-31 11:24: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