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

首页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2 00:15:59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阳明是他的
    号,明代著名哲学家,中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心学”大师。
        “心学”作为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
    追溯到孟子,然后经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
    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 “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实 就其本质而言, “心学”是理学内部衍生出来 的一种反叛。 总体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靠批判 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特点很大程度上 是在与朱熹理学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理学持 “心与理为二”, “理在事先”,理是宇宙本 源。而“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理”,心是宇 宙本源。在此基础上,心学进一步提出了“良 知说”。认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而良知即是 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寻求天理。并且,良 知是造化的“精灵”,天地万物都是由良知所 生,“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 与物无对”。
      王阳明又称良知是“天源”,天 地万物的发育流变都要以此为根源。总体上, “心学”包含了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并且明 显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理论。 另外,相比于其他儒学学派,“心学”格 外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王阳明在《传习 录》中言: “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此话打 破了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界限,提倡崇尚自我, 尊重个人思考价值,为16、17世纪中国思想的 解放打下了基础。 总体而言, “心学”即是把心作为宇宙 万物的本原,而将“良知”作为心之本体。
      这 里所谓的“良知”,不仅仅包含了事实判断, 而且包含了价值判断。总之一切事物都在人心 内,依心而有,心外无物。 虽然笼统而言, “心学”可以说成是凭 “良知”做事,但这里所说的“良知”,与我 们通常所说的良知是有区别的。
      这里的“良 知”是超出了善恶之上的绝对的善,超出了是 非之上的绝对真理,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 经过严格的实践、体验,才能达到这种“良 知”。

    纠***

    2017-02-12 00:15: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