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下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主要原因与处理怎么办?

下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主要原因与处理怎么办?
黄*** | 2017-03-07 09:23:35

好评回答

2017-03-07 10:13:35
F*** |2017-03-07 10:13:35 79 22 评论
下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主要原因与处理如下:(1)原因:由于新生儿、婴儿气管短,气管内插管既容易插深,也容易插浅,插深其管尖 易进人一侧支气管,引起单肺通气和单侧肺不张。插浅则容易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声门;小儿 插入的气管导管其内径较细,手术时间长者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尤其术后带管时间过长,分泌 物形成痰痂后难以吸出。(1)处理:插入的气管导管应与声门大小相匹配(粗细适宜),防止导管过粗损伤声带及 气管黏...

查看全部>>

下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主要原因与处理如下:(1)原因:由于新生儿、婴儿气管短,气管内插管既容易插深,也容易插浅,插深其管尖 易进人一侧支气管,引起单肺通气和单侧肺不张。插浅则容易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声门;小儿 插入的气管导管其内径较细,手术时间长者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尤其术后带管时间过长,分泌 物形成痰痂后难以吸出。(1)处理:插入的气管导管应与声门大小相匹配(粗细适宜),防止导管过粗损伤声带及 气管黏膜,导管过细易引起通气不畅或导管前端被分泌物阻塞;气管导管插人气管内深度不 宜过深,也不应过浅,一般带气囊的气管导管其气囊根部刚好处于声门之下为宜,既可防止插 人过深导管前端触及隆突,甚至进人一侧支气管,又可避免插人过浅而麻醉术中脱出声门。总之,小儿麻醉期间因呼吸道结构特点而引起呼吸功能危象占相当比例,因此,对小儿手 术的麻醉,其呼吸道管理应综合性考虑,一旦出现呼吸异常症状,应针对上述原因逐一排查,以 便达到及时、有效处理。1.呼吸抑制麻醉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作用,除中枢性或/外周性呼吸抑制 外,少数患儿有可能还存在着限制性呼吸抑制。(1)原因:麻醉性镇痛药、基础麻醉用药以及其他强化镇静药都易引起中枢性呼吸抑 制,尤其复合用药或剂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乃至术毕体内残留等;术毕肌肉松弛剂残余作 用则可引起外周性呼吸抑制;小儿肥胖、呼吸道结构异常、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创伤刺激等则 可引起限制性呼吸抑制。(2)处理:必须根据小儿全身情况和耐受能力用药;一过性呼吸抑制可以面罩供氧辅 助呼吸;严重呼吸抑制者应气管内插管行人工呼吸。基于新生儿、婴儿与幼儿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特点,临床麻醉实 施与呼吸管理期间必须考虑与重视以下几方面:气管内插管与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难度较成 人倍增,因此,气管内插管更需小心、仔细,既不能插深,也不能插浅,插深易致一侧肺不张,造 成通气不足;插浅术中稍不慎,即可引起脱管;小儿呼吸道腺体分泌旺盛,分泌物很容易阻塞 气管插管前端,尤其术后较长时间的带管,其分泌物逐渐增多且易粘稠或形成痰痂,吸痰管很 难将粘稠分泌物或痰痂吸出,从而导致气管插管阻塞。临床表现为患儿自主呼吸困难,心率增 快、全身大汗、31>02逐渐下降,若不尽快拔除气管内插管,患儿往往因窒息而死亡;由于低龄 小儿整个呼吸道黏膜组织脆弱、疏松,较长时间给予咽腔刺激(如反复插管、频繁吸引咽喉腔、 压舌板开口器使用时间过长、口腔手术操作时间过久等)可引起黏膜组织水肿、肿胀,手术完 毕,拔出气管内插管后,患儿可出现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受阻,甚至一过性喉痉挛,严重者可发 生呼吸困难及窒息。因此,实施幼儿以下年龄段咽喉腔操作,应注重轻柔、轻巧,避免暴力、莽 撞操作。小儿围麻醉期只要保障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抑制,则可基本保障患儿的 生命安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