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练书法能长寿么

练书法能长寿么?请大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并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练书法来达到健身的目的
2*** | 2012-07-10 17:24:24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2-07-10 17:33:30
  • 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1661--1772在位)酷爱书法,他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玄烨主张“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过去有人认为勤奋、刻苦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长寿,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玄烨认为...

    查看全部>>

    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1661--1772在位)酷爱书法,他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玄烨主张“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过去有人认为勤奋、刻苦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长寿,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玄烨认为书法家为写好字,在挥毫之前,总要“收视厌听,绝虑凝神,尽量做到心正气和,其效果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他还举例说,古代长寿的书法家大有人在,如书写“九成宫”的唐代书法家欧阳洵,终年八十五岁;写“天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到了八十九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八十八岁才去世。可见玄烨的这一论断,确实是经过一番考证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紧张的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人衰老的速度反而会越慢。所以,人要想衰老得慢,就必须保持脑力和体力的活动。然而现在的中老年退休后工作量和运动量都较小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四肢肌肉筋骨运动,同时也需要大脑的思维运动,这两者的具全是延年长寿必不可少的。而书法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所以说书法可以令人长寿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而康熙皇帝级够从书法家长寿的现象中,观察到书法可以令人长寿的奥妙所在,这不得不令人信服且佩服。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亦是文化瑰宝,它不仅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欣赏的艺术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是一种格调高雅的特殊的健身活动,所以练习书法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纵观我国历代曾有许多长寿的书法家都与练习书法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的智永和尚习书百岁而寿乡,欧阳询活动到85岁,柳公权88岁,齐白石97岁,文征明99岁,梁书同93岁,多为无疾而仙逝。近代书法家由于条件较好更是长寿,北京的著名书法家肖芳98岁,上海的书法老人苏局仙年过百岁仍临池不辍。有人向他请教养生之道,他说:“唯书画而已”,105岁时无疾而终,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陈叔亮、沙孟海,费新我等都年过90岁才离开人世。当今在世的书法家启功、任政、胡向遂年近90仍耳聪目明。 
    
    实践证明挥毫书法和作画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通过心、眼、臂、肘、腕、指等身体多器官部位的共同配合的系统行动,彼此经协调一致,配合默契,能使其行气贯通,韵味无穷。同时,书写专心致志,去除杂念,心平气静,从而达到舒筋活血,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既怡情养性,又保健益寿,由此可知,书法是一种对人很有益的健康活动,有不少神经衰弱的病人就是靠练习书法治好的。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患了慢性病,郭沫若建议她练习书法,于立群就听取了他的建议,几年过后,他的慢性病居然就好了,毛泽东同志曾给于立群写信为:“你练习书法,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是件好事。”
     
    不仅如此,书法在治疗精神方面也有独特作用。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书法对缓解紧张,减少衰退,提高兴趣和自觉性,增强活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行为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这是人生无价之宝,所以常年累月坚持不懈地练习书法,健康长寿就不难解释了。  
    
    
    习书长寿之秘诀:
    
    “书气相通”。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气血,而书法也是贯通“气”“血”的。虽然书法与中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于传统的“气”“血”上却是一脉贯通的。气是贯通于书法字里行间的书法艺术生命的本源,它是人体精气通过书法而融于笔墨的一种生命的灵光。而书法之“血”则是以气促动而洒脱的水墨形态。基于此理,书法与气功相通。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灵心焕发。”这和气功原理十分相近。气功讲究意念,意到则气到,把气运到身体各个部位,气脉畅通无阻,即可祛病强体。学习书法,同样有个意在笔先的问题,意到笔到,意不到则笔不到。这和气功以意使气一样。从这一点,可以说练字就在练气功。这是习书健体,促进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神情俱兴”。书法讲求精、气、神。写字首先要精神饱满,要有一种神情俱兴的气概。这样所习之字或作品,方能体现出神奇之气和情感意兴。正如稽康在《琴赋序》中所云:“导养神气,宣和情态”,何乔在《心术篇》中所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这就是说,习书时,作者思想常要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创作,将心中的豪情壮志书于笔端,而将郁闷之情泄于笔外,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此刻,习法者即进入忘我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对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去掉妄念和烦恼,达到轻松安适的状态,得到美的享受。实际上,这就是书法静以修身,俭以养性之原理。此乃书法养生延寿秘诀之二也。
     
    “平和美善”。习法者一般都要求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眼手并用、或坐或立,在幽远的意境中,屏声静气,平和舒缓地操作。如孙过庭所说“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如项穆所言:“今于中和,斯为美善”。这是与中医学提倡的“从容养生”“中和健体”养生理念完全相一致的。这种在书法艺术实践中,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净化人的心灵,有一种药物不可以替代的自然医疗作用。习法者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平和心态,不急不躁,从容自在。当作品在这种平和状态中诞生,作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美与善的艺术享受,随之就会进入胸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也就收到了健身益寿的效应。
     
    
    
    小*** | 2012-07-10 17:33:30 57 12 评论
    0/300
  • 2012-07-10 17:30:35
  • 关键是心态得好就能长寿
    寻*** | 2012-07-10 17:30:35 23 1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